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塞上风雨思,城中兄弟情。
北随鹓立位,南送雁来声。
遇适尤兼恨,闻书喜复惊。
唯应遥料得,知我伴君行。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塞上风雨思"一句,以风雨交加的边塞景象,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思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城中兄弟情"则是对家乡、对兄弟之间深厚情感的寄托。
接下来的两句"北随鹓立位,南送雁来声",通过鹓雁往返传递信息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关切。鹓雁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被用作传递书信的媒介,这里则是诗人心之所向。
"遇适尤兼恨,闻书喜复惊"一句,反映出诗人对身边所发生事情的感受与反应。"遇适"指的是偶然得知某事,而这种偶然间接的消息往往伴随着更多的遗憾和不舍,这种复杂的情绪在"尤兼恨"中得到体现。而当收到亲人的书信时,虽然内心充满了喜悦,但同时也会因为书信中的内容而感到惊讶或忧虑。
最后两句"唯应遥料得,知我伴君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共同经历的珍视。这里的"遥料"意味着虽然相隔遥远,但内心深处的理解与共鸣是永恒不变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于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分离中对共同经历的珍视。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暮欲歌吹乐,暗冲泥水情。
稻花秋雨气,江石夜滩声。
犬吠穿篱出,鸥眠起水惊。
愁君明月夜,独自入山行。
七过褒城驿,回回各为情。
八年身世梦,一种水风声。
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
更悲西塞别,终夜绕池行。
褒县驿前境,曲江池上情。
南堤衰柳意,西寺晚钟声。
云水兴方远,风波心已惊。
可怜皆老大,不得自由行。
见说巴风俗,都无汉性情。
猿声芦管调,羌笛竹鸡声。
迎候人应少,平安火莫惊。
每逢危栈处,须作贯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