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暮欲歌吹乐,暗冲泥水情。
稻花秋雨气,江石夜滩声。
犬吠穿篱出,鸥眠起水惊。
愁君明月夜,独自入山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别时的悲凉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对远行者的深切思念和不舍。
“暮欲歌吹乐,暗冲泥水情。” 这两句表达了日落时分的心境,想要唱歌或吹奏乐器来抒发内心的忧郁,但却被周围环境所淹没,如同泥水一般的情感难以表达。
“稻花秋雨气,江石夜滩声。” 这两句则是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离别时的凄凉。稻花在秋天的细雨中散发出特有的清香,而远处江边的石头在夜晚的滩涂声中显得更加荒凉。
“犬吠穿篱出,鸥眠起水惊。” 这两句通过对动物行为的描写,增添了离别时的孤寂感。狗儿穿过围栏而出,或许是在寻找主人的踪迹;而鸥鸟则在水面上的惊起,显示了它们也感受到了周遭环境的不安。
“愁君明月夜,独自入山行。” 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行者的思念。在明亮的月光下,诗人独自一人走进深山,心中充满了忧愁和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形象,传递了一种淡淡的离别之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七过褒城驿,回回各为情。
八年身世梦,一种水风声。
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
更悲西塞别,终夜绕池行。
褒县驿前境,曲江池上情。
南堤衰柳意,西寺晚钟声。
云水兴方远,风波心已惊。
可怜皆老大,不得自由行。
见说巴风俗,都无汉性情。
猿声芦管调,羌笛竹鸡声。
迎候人应少,平安火莫惊。
每逢危栈处,须作贯鱼行。
闻道阴平郡,翛然古戍情。
桥兼麋鹿蹋,山应鼓鼙声。
羌妇梳头紧,蕃牛护尾惊。
怜君闲闷极,只傍白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