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得雨炎蒸未解雅会之难为怯暑也

当暑谁堪共此台,蕙兰开遍酒慵开。

祝融晚节翻无赖,阊阖凉风何莫来。

松壑几番回白首,天瓢一泻尽黄埃。

早秋正协斯文会,花径重重绣紫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一场雨水之后,暑气仍未完全消散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联“当暑谁堪共此台,蕙兰开遍酒慵开”,开篇即以反问引人入胜,表达了在酷暑中寻求清凉之地的渴望。蕙兰盛开,却因暑热而使人懒于饮酒,暗示了环境的不适与内心的烦躁。

颔联“祝融晚节翻无赖,阊阖凉风何莫来”,通过引用神话中的祝融(火神)与阊阖(传说中的天门),形象地表达了对炎热天气的不满与对凉爽之风的期盼。晚节的祝融变得顽皮不驯,而天门似乎故意关闭,不放凉风降临,增加了诗的抒情色彩和戏剧性。

颈联“松壑几番回白首,天瓢一泻尽黄埃”,转而描写自然景观的变化。松林间的山壑在雨水的冲刷下,仿佛让白发老人重获新生,象征着自然力量的神奇与生命的循环。天瓢倾泻,不仅洗净了尘埃,也净化了心灵,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尾联“早秋正协斯文会,花径重重绣紫苔”,点明了季节的转换与诗人的雅兴。早秋的到来,使得聚会更加适宜,花径上绣满了紫色的苔藓,既增添了美感,也寓意着生机与希望。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融入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炎夏的无奈与对凉爽之风的期待,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收录诗词(572)

区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贻月梧何子

中台月色静娟娟,君理丝桐自不眠。

一夜山光回澹薄,半空鸾影下蹁跹。

路经密邑盱蒲坂,道出雍门扣葛天。

老梦却寻山水去,觉来琴上已无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贻杭僧清涌

山水苍苍万壑秋,沧江淼淼一归舟。

梦回烟月无天日,游遍公卿出帝州。

燕颔虎头知有相,孤云野鹤本同流。

山僧长揖苕溪去,他日来寻只水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答林大博见赠

若若累累系匪轻,朝冲莫突岂书程。

病于好句游三昧,愁仗醇醪破一城。

五岭共谁分野色,九峰时我树风声。

都门怅别惭吾子,索酒缄诗独有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游苕山次秋浦王方伯韵兼呈万峰李参戎(其一)

酒经谈罢又茶经,兴落招提醉易醒。

小憩不妨诸念息,重来惟记万松青。

野云弄影倏时散,竹韵可人闲坐听。

在处山林无案牍,老当投辖莫劳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