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别卢太卿

汉水清且广,江波渺复深。

叶舟烟雨夜,之子别离心。

汀草结春怨,山云连暝阴。

年年南北泪,今古共沾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汉水清澈又宽阔,江面波光渺远而深沉。
在烟雨蒙蒙的夜晚,乘坐小舟的你怀着离别的愁绪。
岸边草地滋生着春天的哀怨,山间的云雾连绵着傍晚的阴霾。
每年每岁,南北相隔的人们泪水涟涟,古今皆然,共同浸湿衣襟。

注释

汉水:长江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
渺复深:形容江面广阔且水深。
叶舟:用树叶制作的小船,象征简朴或环境的清幽。
之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离别的那个人。
汀草:水边的草地。
暝阴:傍晚的阴暗。
南北泪:指分别在南北两地的人们的离别之泪。
共沾襟:泪水打湿了衣襟,表示悲伤情绪的共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来表达诗人的哀愁和不舍。汉水清且广,江波渺复深,是对大自然景色的描写,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宽广与深沉。

“叶舟烟雨夜,之子别离心”一句中,“叶舟”指的是覆盖着树叶的小船,而“烟雨夜”则营造了一种朦胧、湿润的氛围,这里面的“之子”代指诗人自己,与朋友卢太卿告别时的心情。这种环境与心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离别时难以排解的情感。

“汀草结春怨,山云连暝阴”一句通过对岸边草木和山间云层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春日里无法释怀的怨恨。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种手法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颇为常见。

最后,“年年南北泪,今古共沾襟”则是对时间流逝和离别之痛的一种感慨。诗人通过“年年”的重复强调了这种哀愁的持久性,以及它跨越时代的普遍性。泪水濡湿衣襟,不仅是个人情感的体现,也是历史长河中共同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但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淡远而深邃的人生哀愁。

收录诗词(196)

武元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字:伯苍
  •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 生卒年:758―815

相关古诗词

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

虚室昼常掩,心源知悟空。

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

时节流芳暮,人天此会同。

不知方便理,何路出樊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崔敷叹春物将谢恨不同览时余方为事牵束及往寻不遇题之留赠

九陌迟迟丽景斜,禁街西访隐沦赊。

门依高柳空飞絮,身逐闲云不在家。

轩冕强来趋世路,琴尊空负赏年华。

残阳寂寞东城去,惆怅春风落尽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幕中诸公有观猎之作因继之

刀州城北剑山东,甲士屯云骑散风。

旌旆遍张林岭动,豺狼驱尽塞垣空。

衔芦远雁愁萦缴,绕树啼猿怯避弓。

为报府中诸从事,燕然未勒莫论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慈恩寺起上人院

禅堂支许同,清论道源穷。

起灭秋云尽,虚无夕霭空。

池澄山倒影,林动叶翻风。

他日焚香待,还来礼惠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