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汪佥事登北固楼送同年佥事之各府州县分治.韵就送朝京

新峨豸角总英俦,京口同登北固楼。

日月丽天钟阜近,风霜捲地浙江秋。

敕书按俗乘骢马,旄节还朝驾鹢舟。

自古长才宜大用,太平功业焕皇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新的峨豸山角聚集众多英雄豪杰,我们在京口一同登上北固楼。
太阳和月亮映照着天空,钟阜山近在眼前,秋风吹过大地,浙江的秋天如画卷展开。
皇帝的命令按照习俗骑着骢马出行,归来时乘坐装饰有旄节的鹢舟。
自古以来,才能出众的人应被重用,太平盛世的功绩辉映着皇家的宏图伟业。

注释

新峨豸角:新的峨眉山角,比喻崭新的英雄人物。
英俦:杰出的人物,英雄豪杰。
京口:古代地名,今江苏镇江。
北固楼:著名的古代建筑,位于京口。
丽天:照耀天空。
钟阜:指钟山,南京的名胜。
浙江:长江下游的别称,这里指浙江地区。
敕书:皇帝的诏书。
乘骢马:骑着白马,古代官员出行的常见坐骑。
旄节:古代使臣出行的标志,以牦牛尾装饰的竹竿。
还朝:返回朝廷。
鹢舟:古代一种装饰华丽的船,常用于重要场合。
长才:卓越的才能。
大用:重用,发挥重要作用。
皇猷:帝王的谋略或政策,指国家大计。

鉴赏

这首明代谢肃的诗《次汪佥事登北固楼送同年佥事之各府州县分治.韵就送朝京》描绘了登临北固楼的场景,展现了友人即将分赴各地任职的壮志豪情。首句“新峨豸角总英俦”以新峨豸角比喻英杰汇聚,形象生动;“京口同登北固楼”点出登楼之地,暗示了送别的地点和氛围。

“日月丽天钟阜近,风霜捲地浙江秋”两句,通过描绘日月照耀下的山川景色,以及秋风卷起的江面波涛,寓言友人的仕途将如这壮丽景色一般,既有高远的抱负,又面临考验。

“敕书按俗乘骢马,旄节还朝驾鹢舟”描述了友人带着朝廷的命令和职责,骑着骢马出行,归朝时则乘坐鹢舟,显示出其公务的庄重与荣耀。

结尾“自古长才宜大用,太平功业焕皇猷”寄寓了对友人才华的肯定,希望他能在国家太平盛世中施展抱负,建立伟大的功绩,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期许和对国家未来的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开阔,既表达了送别的离愁,也寄托了对友人仕途的期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诸生和韵复吟三绝(其一)

荒城戍卒打残更,道上无人天未明。

一似衔枚蔡州去,只无鹅鸭混军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送王允诚任咸阳县丞

龙江杨柳拂春烟,拗赠新条作马鞭。

宝剑有光终贯斗,太珠脱翳岂沉渊。

入关纵涉三千里,见日须瞻天五天。

旷荡圣恩何以报,应同黎庶祝尧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八月八日纂风观潮示同会友人

八月纂风风正急,合观海涛如涌山。

鱼龙挟势地维动,鸿雁流哀天宇闲。

云断禹峰浮一盖,烟轻吴峤濯千鬟。

挥杯不惜临流饮,要使阳侯识醉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读史六首(其五)

晓看嵩少玉嶙峋,枉驾应怜处士贫。

令尹若能为保障,长衾尽覆洛城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