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其五)

谁言穷巷士,乃窃造化权。

所见皆我有,安居受其全。

戏作一篇书,千古发争端。

儒墨起相杀,予初本无言。

形式: 古风

翻译

谁说贫穷巷陌的读书人,竟能窃取造化的权柄。
他所见到的一切,都认为属于自己所有,安然享受这一切。
我随意写下一首诗,却引发千秋万世的争论。
儒家与墨家互相攻伐,我原本并未参与其中。

注释

谁言:指有人声称。
穷巷士:贫穷巷陌的读书人。
窃造化权:暗中掌握自然法则或智慧。
皆我有:都认为属于自己。
安居:安然居住。
受其全:享受全部。
戏作:随意创作。
一篇书:一首诗。
千古:千秋万代。
发争端:引发争议。
儒墨:儒家和墨家。
起相杀:开始相互攻击。
予初本无言:我最初并没有发表意见。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自在人生的态度。诗中的“谁言穷巷士,乃窃造化权”表达了对那些认为贫穷之人就没有道德或能力改变世界观点的反驳,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力量。“所见皆我有,安居受其全”则展现了诗人心中的一种满足和自信,即只要自己拥有正确的看法,就能在平静的生活中享受到一切美好。

“戏作一篇书,千古发争端”透露出苏轼对文学创作的自信,他相信自己的作品能够引起后世的讨论和争鸣。紧接着,“儒墨起相杀,予初本无言”则显示了他对于不同学派之间争斗持有超然态度,不愿介入其中。

整首诗通过苏轼特有的洒脱与自信,展现了他对人生、文学和哲学的深刻见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其六)

闲居蓄百毒,救彼跛与盲。

依山作陶穴,掩此暴骨横。

区区效一溉,岂能济含生。

力恶不己出,时哉非汝争。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其七)

少壮欲及物,老闲馀此心。

微生山海间,坐受瘴雾侵。

可怜邓道士,摄衣问呻吟。

覆舟却私渡,断桥费千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其八)

净名毗耶中,妙喜恒沙外。

初无来往相,二土同一在。

云何定慧师,尚欠行脚债。

请判维摩凭,一到东坡界。

形式: 古风

赠王子直秀才

万里云山一破裘,杖端闲挂百钱游。

五车书已留儿读,二顷田应为鹤谋。

水底笙歌蛙两部,山中奴婢橘千头。

幅巾我欲相随去,海上何人识故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