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赠潘子方孺

吾闻泰山五大夫之松,干云碍日摩苍穹。

廿年奔走燕齐道,无由扣岳攀虬龙。

考之所闻及传记,此松不复仍秦封。

松寿千年亦常耳,况此神物间气钟。

帝王褒崇万灵护,不天斤斧谁能穷。

树犹如此人则那,长生久视安可逢。

吁嗟乎,潘子与汝同庚吾先汝,相看同是知非翁。

弱冠论文今老矣,当年意气凌云霄,不贵不去真可耻。

四十九年成一往,百年彊半能馀几。

儗将末后见先师,莫漫随流称荡子。

君不见此五松图,意长楮短可奈何。

干云碍日空想像,横柯接叶聊婆娑。

吾侪屈折亦如此,岁寒自保应无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的《题画赠潘子方孺》,通过描绘泰山五大夫之松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朋友潘子方孺的深情厚谊。

诗中首先提到泰山五大夫之松的雄伟壮观,干云碍日,直插苍穹,象征着自然界的伟大与永恒。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未能亲临泰山,亲眼目睹这棵神松的愿望,同时也感叹于历史的变迁和自然界的神奇力量。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这棵松树的长寿与特殊之处,强调了它作为自然界中稀有神物的地位,以及受到帝王的尊崇和保护。

随后,诗人通过“树犹如此人则那”这一句,将自然界的变迁与人生的短暂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人也借机抒发了对朋友潘子方孺的深厚情感,两人同龄,共同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如今都已步入老年,感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

最后,诗人以“吾侪屈折亦如此,岁寒自保应无他”结束全诗,表达了自己和朋友们虽然经历种种挫折和困难,但依然坚守自我,保持内心的坚韧与独立。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友情和时间的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送汪君彦同项不损燕游兼呈不损

汪生昨自欈李还,忽然向我谭长安。

自言指日长安去,及此春深花事阑。

嗟乎汪生何太迂,少年不肯守床帏,因人远役将何为。

我是长安旧游人,三年一度长安春。

如今怕说长安道,送子忽忽伤心魂。

长安城中有何好,惟有十丈西风尘。

人畜粪土相和匀,此物由来无世情。

贵人逢之亦入唇,其味不减庖厨珍。

别有高梁桥下水,柳色一湾尘似洗。

从此沿流向玉泉,湖山亦有江南意,充君画本差可耳。

君不闻京师画工如布粟,闽中吴彬推老宿。

前年供御不称旨,褫衣受挞真?畜。

此事下贱不可为,君但自娱勿干禄。

吾友重瞳之孙气食牛,万金散尽图千秋。

一朝掉头出门去,为我问之何所求。

君应朝夕进苦口,勉之闭门发策勿妄侈交游。

形式: 古风

江南春二首(其一)

锦绷簇簇东园笋,宿雨初收池面静。

柳条欲织画檐丝,花枝为写疏帘影。

寒食风来山店冷,辘轳声杳胭脂井。

山前日暮鸟衔巾,绣陌香泥闇曲尘。

莺声迟,花信急,裛露穿花罗袖湿。

常恐春归欢不及,飞红尽处千林碧。

不见花洲旧吴邑,洲上要离冢犹立。

杨花满洲生绿萍,百年易度胡营营。

形式: 古风

江南春二首(其二)

天平山头石如笋,松阴落日游人静。

射渎千帆曳练光,胥山万水留寒影。

响屧廊空履痕冷,馆娃旧事沉宫井。

鸱夷归来裹角巾,吴台越榭皆烟尘。

春水生,春潮急,西泠渡头莎岸湿。

我欲渡江潮已及,对岸千峰万峰碧。

阖闾勾践空城邑,男儿功名几时立。

眼看身世如漂萍,驱车策马将何营。

形式: 古风

题叶熙时空香阁

我昔名斋以六香,其中空香亦居一。

香本着物非从空,以空名香非其质。

曰空无相诸尘生,谓空无香义亦失。

香尘之体本来空,空中诸尘炽然出。

叶子构空阁,独爱闻空香。

岂徒屏除沉水与檀麝,奇茶妙墨皆无当。

酒亦不能馨,花亦不能芳。

凡彼有相皆有坏,此香乃始名真常。

虽然更有说,此义非究竟。

空香若为闻,为复有闻性。

闻性若不空,香尘岂能净。

空无驻香体,香不与空缘。

鼻非往空处,空非来鼻边。

空香阁中人,谓此然不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