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陈至华西

落日照原隰,晚风吹客鞭。

空巢霜后木,残蘖烧馀田。

憔悴贫中客,苍茫岁暮天。

远游轻道路,无地息劳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夕阳映照着原野和低洼地,晚风吹动着旅人的马鞭。
空荡的鸟巢在霜后显得孤零,烧过的田野上残留着焦黑的树根和枯枝。
在贫困中,旅人面容憔悴,年终的天空一片苍茫。
长途跋涉,对远方的旅行者来说,道路似乎不再沉重,但何处才能停下歇息,放松疲惫的肩膀呢?

注释

落日:傍晚的太阳。
原隰:平原和低洼地。
晚风:傍晚的微风。
客鞭:旅人的马鞭。
空巢:没有鸟的巢穴。
霜后:下霜之后。
残蘖:烧剩下的树根和枯枝。
憔悴:形容面容瘦弱、疲倦。
贫中客:身处贫困中的旅人。
岁暮:年底,年末。
远游:长途旅行。
轻道路:对道路不再感到沉重。
无地:没有地方。
息劳肩:找个地方休息以缓解肩上的疲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田野风光与旅人行走的情景。首先,“落日照原隰,晚风吹客鞭”两句设置了场景,夕阳西下,照耀着广阔的原野,同时晚风轻拂,吹动着旅人手中的马鞭。这不仅描绘出时间和环境,也通过晚风和客鞭传达了一种孤独和行走的感觉。

接着,“空巢霜后木,残蘖烧馀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秋天的氛围。空巢可能指的是鸟儿已经飞走,留下空荡荡的巢穴,而“霜后木”则是指经过霜冻后的树木,显得更加枯萎。紧接着,“残蘖烧馀田”则描绘了一幅农事结束后的景象,秋收之后,剩余的秧苗被点燃,清理田地,为来年播种做准备。

“憔悴贫中客,苍茫岁暮天”两句转向了人物情感的表达。旅人在贫困中显得愈加憔悴,而“苍茫岁暮天”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岁月匆匆,天色昏沉,让人感到心中的无奈和悲凉。

最后,“远游轻道路, 无地息劳肩”两句表达了旅人的无奈与放弃。远行的路途虽然看似轻松,但实际上却找不到一个地方可以安顿疲惫的身躯。这不仅是对身体上的劳累,也是精神上的压力和不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旅人对于生活、时间和空间的无奈与感慨,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离建雄涂中

远水悠悠静,孤樯袅袅迟。

草深春已后,麦秀日长时。

聚语条桑妇,行歌拾穗儿。

年丰随处乐,飘泊我何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离宿州后寄兄弟

落日村桥涕泫然,东风匹马去翩翩。

两行绿树当隋岸,一片春云限楚天。

妄意致身常许国,强颜得禄废求田。

幅巾会作淮南叟,白发相收一钓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离富池望庐岳是日入夹口直达浔阳遂舍大江之险示同行

山秀江清三百里,与君三宿一扁舟。

饮残桑落溪云暮,卧冷桃笙楚雨秋。

舟隐长江逢夹口,眼明五老立云头。

几年泽国行将遍,归与亲朋说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离楚夜泊高丽馆寄杨克一甥四首(其三)

客去水关闭,疏灯亦复收。

川鸣半夜雨,卧冷五更秋。

扁舟已寒暑,冉冉真乘桴。

一灯照客睡,短梦良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