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集贤院学士上赐宴应制得辉字

侍帝金华讲,千龄道固稀。

位将贤士设,书共学徒归。

首命深燕隗,通经浅汉韦。

列筵荣赐食,送客愧儒衣。

贺燕窥檐下,迁莺入殿飞。

欲知朝野庆,文教日光辉。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翻译

在金华宫侍奉皇帝讲学,千年的圣道实属罕见。
设立官位以招揽贤士,与学生共同研读归来。
首先任命深思熟虑的燕隗,浅谈经义的汉韦也参与其中。
排列宴席以荣耀赐食,送别客人时我心中对儒者身份感到惭愧。
喜鹊在屋檐下窥视,欢快的黄莺飞入宫殿。
要了解朝野的欢庆,就在于文教日益辉煌的光芒中可见。

注释

侍帝:侍奉皇帝。
金华:金华宫。
千龄:千年。
道:圣道。
贤士:有才德的人。
学徒:学生。
首命:首先任命。
深燕隗:深思熟虑的燕隗(人名)。
浅汉韦:浅谈经义的汉韦(人名)。
愧:感到惭愧。
儒衣:儒者的衣服。
贺燕:喜鹊。
窥檐下:在屋檐下窥视。
迁莺:飞来的黄莺。
殿飞:飞入宫殿。
朝野:朝廷和民间。
文教:文化教育。
日光辉:日益辉煌的光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帝为学者们设宴的盛大场景,通过对宴会细节的描述,展现了当时崇尚文教、尊贤下士的文化氛围。

"侍帝金华讲"一句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一个庄严肃穆的宫廷学术交流环境,金华讲堂是皇帝召集学者们讨论学问的地方。"千龄道固稀"则表明这些学问讨论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和常态。

随后的"位将贤士设,书共学徒归"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学术氛围,学者们被安排就座,而书籍则是他们共同的归宿,暗示着知识的重要性和追求。

"首命深燕隗,通经浅汉韦"一句,则指出在这样的场合中,皇帝首先下令进行的是对经典深入浅出的研讨,这也是宴会的一个主要内容。"列筵荣赐食,送客愧儒衣"则表现了宴会上的盛况和皇帝对学者的恩惠。

"贺燕窥檐下,迁莺入殿飞"一句,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花瓣比作贺燕(来宾),形象地表达了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以及宴会上的热闹场景。

最后,"欲知朝野庆,文教日光辉"则是全诗的高潮,通过这样的学术交流和宴会,展现了整个朝廷和社会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以及这种重视所带来的光明与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示了一场充满学术氛围和文化盛宴的集会,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化教育的繁荣景象。

收录诗词(351)

张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 字:道济
  • 生卒年:667年~730年

相关古诗词

送乔安邑备

书阁移年岁,文明难复辞。

欢言冬雪满,恨别夏云滋。

外尹方为政,高明自不欺。

老人骖驭往,童子狎雏嬉。

日茂西河俗,寂寥东观期。

遥怀秀才令,京洛见新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送宋休远之蜀任

求友殊损益,行道异穷申。

缀我平生气,吐赠薄游人。

结恩事明主,忍爱远辞亲。

色丽成都俗,膏腴蜀水滨。

如何从宦子,坚白共缁磷。

日月千龄旦,河山万族春。

怀铅书瑞府,横草事边尘。

不及安人吏,能令王化淳。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送苏合宫颋

都邑群方首,商泉旧俗讹。

变风须恺悌,成化伫弦歌。

畴昔圭璋友,雍容文雅多。

振缨游省闼,锵玉宰京河。

别曲鸾初下,行轩雉尚过。

百壶非饯意,流咏在人和。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送赵二尚书彦昭北伐

虏地河冰合,边城备此时。

兵连紫塞路,将举白云司。

提剑荣中贵,衔珠盛出师。

日华光组练,风色焰旌旗。

投笔尊前起,横戈马上辞。

梅花吹别引,杨柳赋归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