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离宣城寄吴正仲

吴均诗语多奇揭,苦倩鸳鸯谢明月。

昭亭川上此禽闲,为寄吴郎我西发。

西归千里浮轻舟,夜观蟾光逆水流。

水流东海月西海,各去虽殊意常在。

月偏皎皎随人行,水亦沄沄非浪改。

酒盆龙杓闲到吟,梅花重叶将谁采。

形式: 古风

翻译

吴均的诗篇常常奇特新颖,苦于请鸳鸯代向明月传情。
在昭亭川上,这些鸳鸯悠闲自在,为了寄给远方的吴郎,我即将西行出发。
踏上千里归程,乘着轻舟顺流而下,夜晚欣赏着月亮倒映在逆流的水中。
虽然月光照向东海,月光照向西海,虽然距离遥远,心意却始终如一。
月亮明亮地跟随人的行程,河水潺潺,波澜不惊,不会因人而改变。
酒杯和酒勺在吟诵中闲适地穿梭,梅花重叠的叶片等待着谁来采摘。

注释

奇揭:奇特新颖。
鸳鸯:水鸟,象征爱情。
明月:象征思乡之情或情感寄托。
昭亭川:地名,可能指诗人所在地。
吴郎:对远方恋人的称呼。
西发:向西出发。
轻舟:形容船小而轻便。
蟾光:月光,古人常以蟾宫借指月亮。
意常在:心意永不改变。
皎皎:明亮的样子。
沄沄:水流声,形容水势平缓。
酒盆龙杓:饮酒的器具,龙杓指酒勺。
吟:吟诵,这里指饮酒作诗。
梅花:象征高洁,也可能暗指佳人。

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将离宣城寄吴正仲》以吴均的诗风为引,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宣城时对友人的深深思念。首句“吴均诗语多奇揭”赞扬了吴均诗歌的独特风格,暗示自己也想借其才情寄托情感。接下来,“苦倩鸳鸯谢明月”运用鸳鸯与明月的意象,寓意对吴正仲的深情厚谊如同鸳鸯对明月般长久。

“昭亭川上此禽闲,为寄吴郎我西发”描绘了诗人即将启程的情景,昭亭川上的鸳鸯悠闲,象征着友人之间的闲适与默契,而诗人自己则踏上西行之路,传递书信给远方的吴郎。

“西归千里浮轻舟,夜观蟾光逆水流”通过舟行和月光的描绘,营造出离别之夜的宁静与寂寥,同时暗含着时空的流转和情感的绵长。“水流东海月西海,各去虽殊意常在”进一步强调尽管距离遥远,但彼此心意相通。

“月偏皎皎随人行,水亦沄沄非浪改”以月光和流水的动态变化,比喻友谊如月光般明亮且始终如一,不受时空阻隔。最后两句“酒盆龙杓闲到吟,梅花重叶将谁采”,以饮酒作诗和无人采摘梅花的场景,寓言友人不在,无人共享此时此刻的孤独与诗意。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离别之际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尝正仲所遗拨醅

屈原自著渔父篇,餔糟不及渔父贤。

世无功名多浪死,刘伶阮籍于今传。

迩来独酌邀明月,唯有青山李谪仙。

谪仙殁后几百年,市楼日沽千万钱。

沉湎岂少当道眠,文字不见空月圆。

吴均之孙何我怜,双壶贮醅持置前。

岂乏阮李诗与瘨,浅饮强对春风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尝惠山泉

吴楚千万山,山泉莫知数。

其以甘味传,几何若饴露。

大禹书不载,陆生品尝著。

昔唯庐谷亚,久与茶经附。

相袭好事人,砂瓶和月注。

持参万钱鼎,岂足调羹助。

彼哉一勺微,唐突为霖澍。

疏浓既不同,物用诚有处。

空林癯面僧,安比侯王趣。

形式: 古风

幽庙

老狐依丛祠,妖横起百怪。

巢枭助鸣声,穴兔资狡脍。

巫绐神灵言,俗奏饮食拜。

三年空祷祈,万疾无愈差。

膻臊日已炽,疑畏谁敢懈。

近者勇丈夫,发揭窟乃坏。

始时惊其狂,今尽喜其快。

尨茸毛尚存,独使尾徒大。

庙貌更一新,愿以邪为戒。

形式: 古风

彦国通判绛州

结交时未久,情亲心已照。

氛埃外自遣,风月还同调。

复与任浮沉,未尝趋近要。

以此虽处贫,宁防俗者诮。

今将辞我去,尽日来谈笑。

穷巷敞茅茨,高言出廊庙。

且作朱韨行,聊能发光耀。

当亦就铜墨,远之江海徼。

山郭寂无喧,云川不妨钓。

所嗟胡越人,千里烦登眺。

形式: 古风 押[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