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二)冬日赏菊次前韵

霜风初过,正仙吏微吟,诗喉清咽。

静对南山真赏处,秋后一亭花月。

翠簇香裀,光摇今胜,玉女肌凝雪。

寒城无伴,灿然还自奇绝。

况有凫舄朋来,拼金钱都罄,晚酣留客。

应笑陶潜孤负了,多少傲霜馀色。

鲸饮方豪,龙吟未已,更著雕胡设。

清欢无限,醉归犹记前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霜风刚刚过去,恰逢仙官轻声吟唱,诗韵低沉而婉转。
在静谧中欣赏南山美景,秋后的亭台下,花儿与月色交相辉映。
翠绿的丛中香气弥漫,明亮的光芒照亮此刻,如玉女肌肤般洁白。
在这寒冷的城市中,没有同伴,只有这美景独自灿烂,令人惊叹。
更有朋友穿着水鸟般的鞋子前来,不惜花费金钱,夜晚畅饮留客。
想必他们会笑陶渊明辜负了这傲霜的美景,未能尽情享受。
豪饮如鲸吞,吟诵如龙吟,再配上精致的菜肴。
这清雅的欢乐无穷无尽,即使醉酒归来,仍记得这些美好的时光。

注释

霜风:寒冷的秋风。
仙吏:神话中的仙官。
微吟:低声吟唱。
南山:指代南方的高山。
翠簇:翠绿聚集。
香裀:带有香气的垫子。
龙吟:比喻优美的吟唱。
雕胡:一种植物,此处可能指代美食。

鉴赏

这首宋词以冬日赏菊为题材,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雅的画面。"霜风初过",营造出寒冷而清新的氛围,暗示着诗人与友人在此时欣赏菊花。"仙吏微吟,诗喉清咽",运用了比喻,将菊花比作仙吏,吟咏出清冷而动人的诗句,增添了诗意。

"静对南山真赏处,秋后一亭花月",写出了赏菊之地的宁静和优美,南山之景与秋后的花月相映成趣。"翠簇香裀,光摇今胜,玉女肌凝雪",通过细腻的描绘,赞美了菊花的色泽如翠,香气四溢,仿佛是冰雪凝结的玉女肌肤,美不胜收。

"寒城无伴,灿然还自奇绝",进一步强调了菊花在寒冬中的独特魅力,无人能及。"况有凫舄朋来,拼金钱都罄,晚酣留客",描绘了朋友们的到来,他们不惜金钱,只为晚宴畅饮,留下欢聚的美好时光。

"应笑陶潜孤负了,多少傲霜馀色",诗人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菊花坚韧品格的赞赏,同时也暗含自己未能尽享菊花之美的心情。"鲸饮方豪,龙吟未已,更著雕胡设",饮酒畅谈,歌声不断,气氛热烈。

最后,"清欢无限,醉归犹记前说",总结了这番赏菊之乐,虽醉犹欢,那些美好的记忆将长久留存。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冬日赏菊的独特韵味和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收录诗词(65)

姚述尧2(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五)瑞香

芸堂春早,正芳苞紫萼,笼烟调雨。

隐隐朝阳歌宴罢,拥出三千宫女。

醉面匀红,香囊暗惹,鹊尾烟频炷。

庐山佳致,依然都在庭宇。

因念一种天香,当年岩谷下,想难俦侣。

一旦呈祥都占断,阆苑琼林歌舞。

瑞彩扶疏,锦笼绰约,兰蕙应羞妒。

明朝胜赏,有谁同唱金缕。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一)次刘周翰韵

山城秋早,听画角吟风,晓来声咽。

梦断华胥人乍起,冷浸一天霜月。

灏气参横,尘埃洗尽,玉管濡冰雪。

兴来吟咏,灵均谁谓今绝。

闻道潇洒王孙,对黄花清赏,喜延佳客。

一坐簪缨谭笑处,全胜东篱山色。

酒兴云浓,诗肠雷隐,饮罢须臾设。

醉归凝伫,此怀还与谁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四)重九前二日登西塔观县治,用前韵

江山清绝,正箫台花县,霜秋时候。

寻胜登高环望处,碧瓦参差铺绣。

五岫藏云,两溪吞月,古市渔盐凑。

青帘斜扬,家家香泛丹溜。

况是东鲁风流,看儒冠济济,垂天赋就。

陶令从容官事了,把菊高吟闲昼。

草鞠圜扉,香凝燕寝,豪饮挥金斗。

公庭无事,珍祥休问驯兽。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押[宥]韵

念奴娇(其三)九日作

山城秋好,正西风淅淅,登高时候。

杖倚徘徊凝望处,翠叠万山如绣。

云绕禾场,熢沈戎马,田野欢声凑。

琴堂无事,何妨同泛香溜。

况有庭下黄花,遍河阳、尽把金钱铺就。

一座簪缨谭笑里,尘脱风生清昼。

饮罢龙山,诗成彭泽,灏气森星斗。

醉归凝伫,美人时炷金兽。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