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地灵钟国秀,胪唱压时名。
虎观坚廉节,螭坳振直声。
志随时暂郁,身与道俱荣。
人羡腰金日,于公孰重轻。
这是一首表达对官员高洁品德和坚定正义态度的赞美之作。诗人以“地灵钟国秀”开篇,指出王侍郎如同地灵所钟爱的国家之瑰宝,其形象高贵而显赫。接着,“胪唱压时名”表明他的才华和声誉不仅在当下广为传颂,即使是在历史长河中也能压倒同时代的人物,显示出其非凡的地位与影响力。
“虎观坚廉节”则描绘了王侍郎如同虎一般的刚强和坚定,他的廉洁是无可非议的。在“螭坳振直声”中,螭是一种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以其形象来比喻王侍郎不畏强权,敢于直言真理,声音清脆有力,显示出他正义和勇敢的一面。
诗人通过“志随时暂郁”表达了对王侍郎抱负与时代的适应性,即他的抱负虽然在某些时候会因为环境而受到压抑,但总体上是能够顺应当下的社会风气,展现出一种智慧与成熟。紧接着,“身与道俱荣”则强调了王侍郎个人修为(身)和他所践行的道德(道)都获得了尊崇,这不仅是对其个人的肯定,也是对其行为准则的认可。
最后两句,“人羡腰金日,于公孰重轻”表达了人们对于王侍郎如同古代贵族佩戴金玉一样的仰慕之情,以及他在官场中所获得的尊重和荣誉。这里的“孰重轻”是指他的分量和地位,无人能与之相比,显示出他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权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侍郎品德、才华、廉洁和正义的歌颂,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官员形象的追求和赞扬。
不详
当年共短檠,心事熟论评。
岂我非同志,于公不用情。
几多才莫试,有此恨难平。
旧友凋零尽,悲哉伐木声。
性质孰无偏,工夫岂易镌。
人谁知此学,我独谓公贤。
耿耿存忧世,悠悠付逝川。
一经端有属,拭目看家传。
奕世诗书远,三刘姓字香。
乡评高宿望,里社借馀光。
莲浦秋堂晚,松冈夜室长。
典刑无复见,南望独凄凉。
诸老凋零尽,公胡不少留。
麈谈裁后进,山立俨前脩。
逸馆休黄发,为邦付黑头。
瓯闽看蔽芾,有泪正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