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性质孰无偏,工夫岂易镌。
人谁知此学,我独谓公贤。
耿耿存忧世,悠悠付逝川。
一经端有属,拭目看家传。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杜范的作品,名为《挽叶子仪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学问和品德的赞赏,以及对于世事变化和个人修养的深刻体悟。
“性质孰无偏,工夫岂易镌。”这两句强调了人的性情与才能难以平衡,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和积累。这里的“性质”指的是人的天性和品质,“工夫”则是努力和修炼的过程。“孰无偏”意味着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全面发展,而“岂易镌”则表明这样的成就并非轻易得到。
“我独谓公贤。”诗人自信地认为,只有他自己能真正认识到这位朋友的卓越之处。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
“耿耿存忧世,悠悠付逝川。”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忧虑,以及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淡然态度。“耿耿”形容心中的忧虑,“悠悠”则是时间流逝的感觉。
“一经端有属,拭目看家传。”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阅读古籍或家族遗留文献时的专注和认真态度。“一经”指的是一部典籍,“端有属”表明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而“拭目看家传”则是形容他仔细研读家庭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赞赏,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对于学问修养的严肃态度和对世事变化的深刻感悟。
不详
奕世诗书远,三刘姓字香。
乡评高宿望,里社借馀光。
莲浦秋堂晚,松冈夜室长。
典刑无复见,南望独凄凉。
诸老凋零尽,公胡不少留。
麈谈裁后进,山立俨前脩。
逸馆休黄发,为邦付黑头。
瓯闽看蔽芾,有泪正难收。
确荦群山兀海隅,芬川蔚有吉人居。
施仁一念周乡井,称善同声溢里闾。
教子垂芳心有待,荣亲养老意何如。
貤恩漫尔撑门户,肯负当年一束书。
事到盖棺方始定,言于陋巷乃为公。
试看倾郭盈襟泪,尽是忘餐振廪功。
荣贵但知崇己欲,文章未必济民穷。
如君厚积人谁忌,惟恐君家积未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