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前得修篁滴沥斑,湘妃泪洒几时乾。
蛟龙变化休临水,虎豹文章本在山。
孤干自怜高节迈,虚心相倚暮年安。
花村酒熟邀皆去,乌帽春风酩酊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根由吴子仁氏珍藏多年的斑竹杖,它色彩斑斓,质地坚硬,富有艺术美感。诗人蓝仁将其赠予葛先生,葛公对此竹杖极为喜爱,竹杖激发了他登高临水的豪情,兴致盎然。诗人借此机会创作此诗,赞美斑竹杖的不凡品质和所引发的情感。诗中提到斑竹象征着湘妃泪,暗示其历史与情感价值,同时也寓言了人应如竹一般,虽孤独但节操高尚,虚心有度,即使年老也能安然度日。最后,诗人想象竹杖陪伴主人在春风吹拂下,与友人一同畅饮花村美酒,尽享人生乐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斑竹杖的意象之美和主人的生活情趣。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剪得孤山最旧枝,老年筋力赖扶持。
雪中拄去馀香在,月下携来瘦影随。
生长冰霜怜硬骨,摩挲苔藓露苍皮。
仙人九节休相笑,也欲看山入武夷。
携得南枝拄白云,天寒时复出柴门。
交头共倚春风力,到手还疑夜月痕。
禹庙星霜空自化,葛陂雷雨未应存。
老来只为寻诗苦,踏雪明朝过远村。
绿竹新栽节节方,老年与尔共行藏。
游山鹿豕休相讶,倚壁蛟龙恐欲翔。
不用虚心随石转,自来直干拂云长。
扶持莫问颠崖远,但愧微踪久雪霜。
伐竹为筇共我长,不烦绳削自然方。
端形祗是生来少,直节谁怜老干刚。
拄过苍苔窥鸟迹,踏残黄叶出羊肠。
此君尽力扶衰朽,一日平安不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