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湖上

我忆西湖断桥路,雨色晴光自朝暮。

燕去鸿来今几度,梅花万里水云隔。

日夜思家归不得,偶然醉归文姬侧。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怀念西湖断桥边的小路,那里的雨色和晴光从早到晚变换着。
燕子去了,鸿雁又飞回,已经过去了多少次,万里之外的梅花被水和云雾阻隔。
我日夜思念家乡却无法回去,偶尔在酒醉中回到像蔡文姬那样的女子身边。

注释

我:诗人自己。
忆:回忆。
西湖:中国著名的湖泊,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断桥:西湖的一座著名桥梁。
路:道路。
雨色:雨水带来的色彩。
晴光:晴天的阳光。
自:自然地。
朝暮:早晨和傍晚。
燕去鸿来:燕子南飞北归,象征季节更替。
几度:几次。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
万里:极言距离之远。
水云:水汽和云雾,形容遥远和模糊。
日夜:不分白天黑夜。
思家:想念家乡。
归不得:不能回家。
偶然:偶尔。
醉归:酒后归来。
文姬:蔡文姬,东汉时期的才女,这里借指有才华的女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离愁交织的意境。开头“西湖断桥路”立即勾勒出一个特定的空间场所,断桥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常与爱情故事联系在一起,这里却被赋予了独自徘徊的孤寂感。接着“雨色晴光自朝暮”则是对时间流转和自然景色的描写,既表现了天气的多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绪变化。

“燕去鸿来今几度”用鸟类比喻春去秋来,表达了时间易逝与个人的无常感受。燕子和大雁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象征着季节的变迁,诗人通过这种自然现象的变化反映出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梅花万里水云隔”则是一个美丽而又带有某种哀愁意味的画面。梅花常被赋予坚贞不屈、孤傲独立的象征意义,而这里它与诗人之间被“万里水云”所隔绝,显示出一种无法触及的遥远和渺茫。

最后两句“日夜思家归不得,偶然醉归文姬侧”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乡愁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因故不能归家,只能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而“文姬”通常指的是侍女或知己,这里的“文姬侧”可能是诗人在酒醒之后,依偎在心爱之人的身边寻求安慰的温暖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在异乡游子对故土、亲人乃至美好事物无尽的怀念与渴望。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夜拟李陵诗传(其二)

嘉会不可再,聚散空彷徨。

临流歌长吟,送子游远方。

悲风来天末,圆月流景光。

行人驾言迈,令我结中肠。

岂无一尊酒,与子发慨慷。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月夜拟李陵诗传(其三)

河梁日将暮,游子安所从。

执手古路侧,征裾飘长风。

行行忽已远,眇若孤飞鸿。

人生非松乔,代谢自有终。

长当崇令名,赤心以为忠。

形式: 古风

月夜拟李陵诗传(其一)

清时难再得,离别安可留。

出门望西北,欲往还绸缪。

俯视长河奔,方舟激中流。

惊波一何骇,返顾令人忧。

天风吹枯桑,日暮寒飕飕。

何当从此别,送子狐白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比干墓

卫州三十里,荒墩草无数。

忽听路人言,此葬比干处。

下马拊石碑,三叹不能去。

斐然成歌章,聊书墓头树。

我吊比干心,不吊比干墓。

世间贤与愚,同尽成黄土。

斯人亦人尔,千千万万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