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商山

叠叠叠岚寒,红尘翠里盘。

前程有名利,此路莫艰难。

云水侵天老,轮蹄到月残。

何能寻四皓,过尽见长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层叠的山峦透着寒意,在红尘中环绕着翠绿盘旋。
未来的路上有名与利,这条路不要怕艰难险阻。
云雾和水流似乎要侵蚀天空直到老去,车马的痕迹在月下显得残缺。
怎能寻找那四位隐士[1]呢?历经万难后终会见到长安城。

注释

叠叠叠岚:形容山峦重叠,岚指山中的雾气。
红尘:繁华的人世间。
翠里盘:在绿色的自然环境中盘旋环绕。
前程:未来的路程,比喻未来的生活或事业。
名利:名声和利益。
此路:比喻人生道路或追求目标的过程。
莫艰难:不要认为是艰难的。
云水侵天老:云和水似乎要侵蚀至天空,形容自然景象的壮阔及时间的久远。
轮蹄到月残:车马行进的痕迹直至月光暗淡,形容旅途漫长。
四皓:指四位隐士,常用来象征高洁不仕的贤者。
过尽:经历一切困难和挑战。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也象征着成功或理想的实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开篇“叠叠叠岚寒,红尘翠里盘”两句,以商山的幽深寒冷和红尘中的翠绿相结合,营造出一幅人迹罕至的自然景观,诗人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前程有名利,此路莫艰难”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所持有的态度和追求。尽管前方有着名利的诱惑,但诗人却主张不要因这些世俗的东西而感到困顿,因为真正的生活不应该受制于此。

“云水侵天老,轮蹄到月残”两句则描写了时间流逝和自然景象之间的对话。云与水仿佛侵蚀着岁月,而车轮和马蹄声直至夜深人静时分,也许是在表达一种生命力在不断消退的意象。

最后,“何能寻四皓,过尽见长安”则显露出诗人的超脱之心。四皓是指传说中的四位隐逸者,他们弃世离俗,隐居山林。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愿望,希望能够找到这种精神的寄托,而不必深陷于现实世界的纷争中。长安作为当时的都城,其名被提及可能是为了强调诗人所追求的那种精神自由与世俗生活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于超越尘世烦恼的一种向往。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过鹿门作

鹿门埋孟子,岘首载羊公。

万古千秋里,青山明月中。

政从襄沔绝,诗过洞庭空。

尘路谁回眼,松声两处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过湘江唐弘书斋

四邻无俗迹,终日大开门。

水晚来边雁,林秋下楚猿。

一家随难在,双眼向书昏。

沈近骚人庙,吟应见古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闭门

外事休关念,灰心独闭门。

无人来问我,白日又黄昏。

灯集飞蛾影,窗销迸雪痕。

中心自明了,一句祖师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严陵钓台

夫子垂竿处,空江照古台。

无人更如此,白浪自成堆。

鹤静寻僧去,鱼狂入海回。

登临秋值晚,树石尽多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