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蔀室悠悠昏复朝,强披庄子说逍遥。
四禅未到风犹梗,九转无功火不烧。
学道若为调鹿马,是身不实似芭蕉。
丹砂赤箭功何有,想听清言意自消。
这是一首描绘病中生活和探求道法的诗句。开头“蔀室悠悠昏复朝”设置了一个阴沉、懒散的早晨场景,反映出作者在疾病中的不适与无奈。而“强披庄子说逍遥”则表明作者通过阅读庄子的哲学来寻求心灵的解脱和超脱世俗的自由。
接下来的“四禅未到风犹梗,九转无功火不烧”可能是在比喻道法修炼的艰难与自身境界的不足。四禅是佛教中的一种深度冥想状态,而这里说“未到”,则意味着作者尚未达到这种精神层次;九转通常指的是丹道中的九重火候,但这里说“无功”,暗示修炼过程中的困顿和失败。
"学道若为调鹿马,身不实似芭蕉"中,“学道”可能是指学习道家的养生之法,而“若为调鹿马”则是在比喻这种修炼过程如同训练鹿马一般需要耐心和技巧。随后的“身不实似芭蕉”,用了芭蕉树皮容易剥落的特性来形容自己体质虚弱,内在精神与物质基础都不稳固。
最后,“丹砂赤箭功何有,想听清言意自消”中,“丹砂赤箭”可能是指道家的某种修炼法门或药石,而“功何有”则是在反思这种修炼的效果和意义。末尾“想听清言意自消”,表达了作者对于高深道理的向往,同时也承认自己的理解有限,心中的困惑与期待随着对智慧的追求而渐渐消散。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病的个人经历,反映出作者内心的不安、修炼过程的艰辛以及对于生命意义和精神成就的深刻思考。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捲帘新月上,林影散微茫。
庭草鸣虫近,风灯秋幌凉。
长年惟有病,晚岁苦多伤。
身世竟何就,吾将问蜀庄。
江乡长夏亢阳骄,太息秋原稻穗焦。
暑气暮收秦地火,雨声秋响浙江潮。
夜斋凉送檐间滴,晓枕清闻竹上飘。
椒醑礼神惭德薄,圣朝当宁四时调。
入夜雨声急,坐愁衾枕单。
春归千里恨,梦断五更寒。
遣兴芳樽满,惊心节物残。
山城近野水,半夜有归翰。
继圣文明举旧章,儒宫传跸驻胶庠。
地疑阙里弦歌宅,经奏周书隶古行。
遣子东夷思入学,受成西旅伫来王。
鲁侯在泮犹歌诵,盛事须刊孔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