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祐五年三月乙巳齐大风海水暴上寿光千乘两县民数百家被其灾而死者几半丞相平阳公以同年李君子仪往赈之以诗见寄因而和酬

盐民没利家海隅,奔走末业田园芜。

天意似遣阳侯驱,卷水沃杀煎海炉。

怒涛百尺不及逋,老幼十五其为鱼。

耕夫蚕妇来踌躇,百金不易箔与锄。

我公偃息哀其愚,埋掩尸骼赒茕孤。

吾党子仪驰赤驹,口赍公惠人人嘘。

日走百里嫌昳晡,不饮不食颜色癯。

去时万树如束枯,回首绿暗红紫疏。

寄诗百言举其粗,我愧安饱心如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盐民因海啸受灾的惨状。诗人黄庶通过"盐民没利家海隅",展现了海边居民因盐业收入减少而生活困苦,田地荒芜的景象。"天意似遣阳侯驱"暗指自然灾害,海水狂涌如同阳侯神驱使,将盐田淹没,百姓无处逃生,连老幼都陷入绝望,只能以捕鱼为生。

"耕夫蚕妇来踌躇"写出了农民和妇女面对灾难的无奈与犹豫,即使价值百金的工具在眼前,也无力购买。"我公偃息哀其愚"则赞扬了丞相李子仪的仁慈,他关心灾民,提供援助,"驰赤驹"形容其急切救援的情景。"口赍公惠人人嘘"描述了人们对于公恩的感激和欢呼。

诗人自己也积极参与救援,尽管"日走百里嫌昳晡",甚至"不饮不食颜色癯",却仍不顾疲惫。他感慨离去时满目疮痍,与来时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比。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愧疚,觉得自己虽然饱食无忧,但未能尽全力帮助灾民,内心充满自责。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反映了社会现实,又表达了对公正与人道的追求,以及对施恩者的敬仰。

收录诗词(168)

黄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 字:亚父
  • 籍贯:宋洪州分宁

相关古诗词

送元伯西归

饮者为量无大小,要于醉焉而已矣。

乃知一饮一石徒,醉乡欲到无几尔。

我幸俸薄饮不多,酩酊造次有馀味。

有时酒伯投客辖,斗筲往往众所鄙。

近得元伯东海滨,饮少好吟性相似。

山青月白得意时,相对觞咏不能已。

直到千古醉者心,名利莫可污其耳。

乘兴弄笔窥造化,混沌窍凿可倒指。

须臾椽杵成巨轴,更唱迭和若宫徵。

今公官满舍我去,独有姓名碑百里。

踟蹰预恐春风来,青草坐见饮地起。

诗须数寄续百篇,无使尘埃昏纸尾。

形式: 古风

送刘孟卿游天台雁荡二山

治源先生高七十,山水病僻不可瘳。

灶无炊烟不顾计,穷幽极怪如仇雠。

有时清风明月对好景,霹雳拔却大树不回头。

四方泉石朝入耳,杖屦百里夕已投。

大笑箕山不敢出,走避轩冕岂自由。

天台雁荡泼上心,暑焦毛发不肯留。

萦纡长淮下平席,倒指计日观怒涛。

君诗功刻造化骨,吴越气象当先愁。

古今吟力未到处,好句愿备幽人收。

此行诗是图画画山笔,归日借我目一游。

形式: 古风

送同年张明远之兴州掾

赤髭苦颜貌,我怪意气扬。

人曰黜文登,兹事可降霜。

归来卧诗书,藜藿甘肉粱。

乃知吾同升,喜此刚肺肠。

甘脆迫朝夕,拂衣莫安遑。

兴山在何处,蜀道难且长。

妻孥客蓬荜,板舆独彷徨。

朱门腐鼎俎,天理何茫茫。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李室长庆州宁觐

我爱孟坚文学饱,持笔去作将军客。

铺张大汉征北功,手携直上燕然刻。

千载事挂单于眼,至今犹若擒白黑。

几年羌夷疮一方,窟穴未扫壮士瘠。

我生南方长诗书,爱国区区肺如炙。

欲于塞外勒姓名,往往夜梦贺兰石。

一来长安事刀笔,驽骀不展刍粟力。

峨峨李公邦之梓,声载百郡理霹雳。

今年权佩庆州印,上马威至吞秋色。

羌夷奔走若奴婢,剺面童子嗔可掴。

白头庆民能记数,前时太守有阴德。

试求园中手栽树,边人应作甘棠惜。

老幼事公如父兄,妥帖不敢相干极。

子来别我省塞上,霜风渐著边树赤。

尘埃恨绊不得往,安得钻肩生羽翼。

子今才华笔端富,山川去入风雅国。

黄云白草牛羊肥,区落鸡犬晴历历。

将诗写作聚米图,归来为我一指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