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翻译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他热情而又有诚意的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注释

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殷勤:关心地。
嗟,慨叹。
谩有:空有。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蓬莱,又称蓬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名为《渔家傲》。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由和远方美好世界的向往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天际画卷,云层如同波涛相连,与晨雾交织,彷佛星辰也随之旋转,而那千帆则仿佛在这宇宙间起舞。这样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更透露出她内心中对于更高境界的追求。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这里,诗人似乎在通过这梦幻般的场景,表达自己对于精神家园的探寻,她听到了天籁之音,而那个声音正询问她灵魂将归向何方。这不仅是对肉身所困世俗的超越,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自我追问。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在这里,诗人的情感达到了一个高潮。她回应着那漫长的归途之苦,以及她对诗歌的执着追求。在她看来,即使是日暮时分,她依然有着惊世骇俗的佳句。而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她乘风破浪、超越一切束缚,直达那遥远而神秘的三山之巅。这不仅是一种物质层面的逃离,更是精神世界里的绝对自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其壮阔的想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李清照对于个人理想与自由意志的坚定追求。她的词作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这也正体现了她作为宋代女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92)

李清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集校注》

  • 籍贯:山东省济南章丘
  • 生卒年: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菩萨蛮(其一)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二)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摊破浣溪沙(其二)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形式: 词牌: 山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