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芳年正是香英嫩,天与娇波长入鬓。
蕊珠宫里旧承恩,夜拂银屏朝把镜。
云情去住终难信,花意有无休更问。
醉中同尽一杯欢,归后各成孤枕恨。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正值青春芳华的女子,她的美丽如同初绽的花朵,娇嫩的香英引人注目。她曾在蕊珠宫中备受恩宠,无论是夜晚轻拂银屏的闲适,还是清晨对镜梳妆的仪态,都流露出她的高贵和娴雅。
然而,词中的“云情去住终难信,花意有无休更问”暗示了情感的不确定和变化无常,仿佛云彩的行踪和花朵的凋零一样难以捉摸。她试图探寻爱意的深浅,却始终无法得到确定的答案,这让她在醉酒欢愉之后,只能独自面对归后的孤枕相思之苦。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宫廷女子的内心世界,展现了爱情的甜蜜与苦涩,以及青春易逝的感慨。晏几道的词风深情而婉约,这首《玉楼春》(其十二)便是其情感丰富的代表作之一。
不详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离鸾照罢尘生镜。几点吴霜侵绿鬓。
琵琶弦上语无凭,豆蔻梢头春有信。
相思拼损朱颜尽。天若多情终欲问。
雪窗休记夜来寒,桂酒已消人去恨。
当年信道情无价,桃叶尊前论别夜。
脸红心绪学梅妆,眉翠工夫如月画。
来时醉倒旗亭下,知是阿谁扶上马。
忆曾挑尽五更灯,不记临分多少话。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
清歌学得秦娥似,金屋瑶台知姓字。
可怜春恨一生心,长带粉痕双袖泪。
从来懒话低眉事,今日新声谁会意。
坐中应有赏音人,试问回肠曾断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