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过

颜子趣高远,改过不待形。

子路虽未及,有闻思欲行。

庸人过莫知,心目任盲腾。

纵复觉其然,如醉不愿醒。

幽显孰可欺,徒自蔽聪明。

直待形迹著,巧饰漫经营。

辞屈既无益,敛翼如冻蝇。

豫贵介于石,安取冥豫成。

讼要免终凶,谋始那用争。

颐养知节慎,损疾在窒惩。

下交傥不渎,恶习难薰蒸。

师诲当佩服,胜己求友朋。

过言与过行,点检莫暂停。

粗能遵此戒,无忝尔所生。

海鸥识机深,良马认鞭声。

尔过勿惮改,岂知禽兽情。

善恶审取舍,勿用苦叮咛。

形式: 古风

翻译

颜子的志趣高远,改正错误无需等待明显表现。
子路虽然还未达到这种境界,但听到道理就想要去实行。
普通人犯错往往不知,心灵盲目,行为放纵。
即使他们察觉到错误,也像醉酒之人不愿清醒。
无论阴暗还是光明,都不能欺骗他们,只是自己遮蔽了智慧。
直到错误明显,才开始掩饰,精心策划。
言语上的失败没有帮助,就像冻蝇收起翅膀。
过于自满的人如同石头,怎能期望他们谦虚?
诉讼争端若想避免最终的不幸,一开始就不要争执。
保养身心要懂得节制,防止疾病在于及时纠正。
与下等人交往,不可轻慢,否则恶习难以消除。
师长的教诲应当尊敬,寻找超越自己的朋友。
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要时常检查,不能停止反省。
大致遵循这些戒律,才能不愧对生命。
海鸥深谙时机,良马一听鞭声便知指令。
你的错误不怕改正,动物尚且知道悔过。
善恶的选择要分明,不必苦口婆心地劝告。

注释

颜子:孔子弟子颜回。
形:明显的表现。
子路:孔子弟子仲由。
及:达到。
庸人:普通人。
心目:心灵。
纵复:即使。
如醉:像醉酒。
幽显:阴暗和光明。
蔽:遮蔽。
形迹:明显的迹象。
漫:随意。
豫贵:自满的人。
冥豫:冥顽不灵。
讼要:诉讼的关键。
凶:不幸。
颐养:保养身心。
窒惩:阻止疾病。
下交:与下等人交往。
恶习:不良习惯。
佩服:尊敬。
胜己:超越自己。
过言:不当言论。
过行:不当行为。
无忝:不辜负。
尔所生:你的生命。
海鸥:比喻有智慧的人。
识机:洞察时机。
尔过:你的错误。
禽兽情:动物的悔过之心。
审取舍:审慎选择。
叮咛:反复劝告。

鉴赏

这首诗名为《改过》,创作于宋代,由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李覯所作。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古人对于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态度。诗中通过颜子、高远及子路等人的典故,阐述了改正错误、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诗中的“颜子趣高远,改过不待形”表达了颜回追求高尚品格,不等形迹显现便立即改正过错的决心。接着,“子路虽未及,有闻思欲行”则描绘了子路虽然还未达到,但一有所闻,便思索着要去实践的积极态度。

“庸人过莫知,心目任盲腾”批评了那些不自省过、内外皆盲的庸人。他们即便觉察到自己的错误,也像醉酒中人一样,不愿意清醒过来面对现实。“幽显孰可欺,徒自蔽聪明”则指出,无论是在隐秘还是显露之处,都不可能永远蒙蔽真相,只会愚弄自己、蒙蔽自己的智慧。

“直待形迹著,巧饰漫经营”则是说那些人总是等到错误暴露无遗后,才开始巧妙地粉饰和掩盖。然而,“辞屈既无益,敛翼如冻蝇”表明这样的辩解不仅无益,而且就像冰冻中的飞虫一样,毫无作用。

“豫贵介于石,安取冥豫成”这句诗强调了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灾难可能突然降临,因此应该及早防范。接着,“讼要免终凶,谋始那用争”则是说在诉讼中想要避免最坏的结局,就应在谋划之初就考虑如何和平解决,不必争执。

“颐养知节慎,损疾在窒惩”这句诗告诉我们要养精蓄锐、谨慎行事,因为过失和疾病常在不觉中积累,然后突然爆发。下一句“下交傥不渎,恶习难薰蒸”则强调了与人交往时应保持纯洁,不被污染,且要警惕那些坏习惯的危害,因为它们难以根除。

“师诲当佩服,胜己求友朋”表达了对教师教导的尊崇,以及在自我超越后寻找朋友的重要性。紧接着,“过言与过行,点检莫暂停”则是告诫我们对于话语和行为上的过失,都应当随时反省,不应有片刻的放松。

“粗能遵此戒,無忝尔所生”这句诗总结了只要能够遵循这些教诲,就不会辜负自己的出生。而最后,“海鸥识机深,良马认鞭声。尔过勿惮改,岂知禽兽情”则以海鸥和良马为喻,表达了即使是动物也能识别危险和听从指挥,你的错误又何须犹豫不改呢?

“善恶审取舍,勿用苦叮咛”这句诗告诫我们应当慎重地选择善与恶,不必通过痛苦的方式去强迫自己。这首诗最后一句“勿用苦叮咛”为整首诗画上了一个深刻的句号。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沧海行

沧海有船不可渡,痴人求仙死不悟。

儿郎断乳能几时,忍令万里投蛟螭。

儿牵母衣抱父泣,文书催行星火急。

楼船一去更不归,至今思家朝夜啼。

人生不禁别离苦,但得生存犹一处。

君不见咸阳百万家,长城白骨埋泥沙。

形式: 古风

近世饮者尊尚苦味有感成诗

悠悠古先酒,曲糵化为醴。

适口固匪他,诗人咏其旨。

岐黄作本草,甘辛味所纪。

惟清香滑辣,四事世云尔。

孟诜注为苦,自不烛厥理。

至今蔑公论,遂以诜为是。

乖僻随耽嗜,不尔遽遭诋。

气禀炎上作,无与诸胆比。

人情素弗食,尝者为雪耻。

柳家集众药,意在勖诸子。

未闻无其故,反以彼为美。

一呷三掉头,强咽身耸起。

从来好欢伯,可畏非可喜。

孤负太和名,翻作搅肠水。

因思俗颠倒,类此盖多矣。

大路指为迂,曲径偏践履。

郑声既可恶,满市更盈耳。

憔悴间姬姜,一莸杂兰芷。

贪浊和者众,独清竞萋菲。

善恶久相淆,何特酒而已。

至当终难掩,岂必随风靡。

革弊会有时,周道本如砥。

形式: 古风

和许尉仙田舍野老有可怜之态壁间之什

乞籴民宵征,出粜官夙驾。

艰食间填壑,灾星未退舍。

七闽况多山,厥田惟中下。

年登谷粟贱,逐末贪白话。

一逢岁不稔,大半为饥者。

公私久匮乏,谁欤可资藉。

哀哉南亩农,长年服耕稼。

倾囷了租赋,仅逃吏胥骂。

东作已无粮,贪赊宁论价。

负逋罄产偿,求售忘早夜。

逡巡生计尽,失所安足讶。

尉仙明达人,出语补风化。

咄彼兼并家,敛衽当愧谢。

形式: 古风

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其二)

避俗渊明心会景,祇咏孤松秀冬岭。

争识槎牙竹外枝,月上空阶间金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