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

足蹑青玉磴,跻攀不知劳。

回头瞰木杪,始觉所历高。

孤鸟去灭没,奔溪深怒号。

白日当画梁,青云送微飙。

坐久神虑平,微凉清骨毛。

但警尘垢容,俯仰近赤霄。

古壁有遗字,昔人嗟寂寥。

南风不知暑,古木常萧萧。

形式: 古风

翻译

脚踏青玉台阶,攀登不知疲倦。
回望树木顶端,才意识到已登高。
孤鸟消失在远方,溪水深处发出怒吼声。
阳光照在画梁上,轻风从青云间吹过。
静坐久了心神平静,微凉之气使肌肤清爽。
只担心尘世污垢,抬头低头接近天际。
古壁留有旧时文字,古人感叹空寂无声。
南风不知炎热,古老的树木常发出萧瑟之声。

注释

青玉磴:青色的玉石台阶。
木杪:树梢。
孤鸟:独自飞翔的鸟儿。
画梁:彩绘的屋梁。
微飙:微小的风。
尘垢:尘土和污垢。
赤霄:红色的天空,指天边。
遗字:遗留的字迹。
寂寥:寂静、空旷。
南风:夏季的南风。
古木:古老的树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远眺的景象和心境。"足蹑青玉磴,跻攀不知劳"表达了诗人攀登山峰时的坚定与不懈怠力,仿佛脚下踩着青玉砌成的台阶一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爬,却不知疲劳。"回头瞰木杪,始觉所历高"则透露出诗人在登顶过程中偶尔回首,才意识到自己走过的路有多么险峻和高耸。

接下来的"孤鸟去灭没,奔溪深怒号"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野景象:孤独的小鸟消失在无边的自然之中,而溪流则以强劲而愤怒的声音奔腾不息。"白日当画梁,青云送微飙"写出了天气的变换和云彩的流动,阳光透过屋檐,给人以温暖,而远处的青云似乎也在为这宁静的山谷增添几分凉意。

诗人的情感随着自然景象的变化而沉淀,"坐久神虑平,微凉清骨毛"表达了诗人在长时间的静坐中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平和与宁静,即便是微小的凉意也能令他的身心得到彻底的清洗。

最后两句"但警尘垢容,俯仰近赤霄。古壁有遗字,昔人嗟寂寥"则展示了诗人的警醒与对过去的回忆。他在告诫自己不要被世俗的尘埃所掩盖,同时也在向着高远的天际张望。这时,他发现古墙上还留有先人遗留下的文字,这些文字让他感慨先贤之寂寥。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心境,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自己对于生活和宇宙的一种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上方僧

不下上方地,夜禅心虑冥。

三更风雪暗,一点佛龛灯。

持钵咒潭水,鬼神拳跪听。

形式: 古风

上皇龛

升危蹑石梯,已觉毛骨异。

玄龛剖山腹,六月霜雪至。

佛台磨青瑶,绀滑不留水。

巍巍数天人,苍玉刻冠佩。

老僧拂高崖,上有昔人字。

国都已萧瑟,山泽隐遗事。

西轩俯空阔,昼夜纳苍翠。

卜筑莫后时,林中有馀地。

形式: 古风

下崿岭

阴风吹我衣,左右入石壁。

石色寒更青,萧萧响枯枥。

深行方惨淡,路尽两崖辟。

群山岔然来,千里平若席。

兹惟东周壤,气象雄万国。

山河拱别都,自古帝皇宅。

轘辕天设险,坐制万夫力。

周公卜迁鼎,彼肯事无益。

天寒僮仆愁,岁晚霜霰逼。

缅思垂堂戒,揽辔三叹息。

形式: 古风

与友人论文因以诗投之

我虽不知文,尝闻于达者。

文以意为车,意以文为马。

理强意乃胜,气盛文如驾。

理惟当即止,妄说即虚假。

气如决江河,势盛乃倾泻。

文莫如六经,此道亦不舍。

但于文最高,窥不见隙罅。

故令后世儒,其能及者寡。

文章古亦众,其道则一也。

譬如张众乐,要以归之雅。

区区为对偶,此格最污下。

求之古无有,欲学固未暇。

君为时俊髦,我老安苟且。

聊献师所传,无以吾言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