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濛歌

山川鸿濛火未流,祝融羽卫行九州。

南方有气缠斗牛,乃生之人宜公侯。

谏书十上辞不留,绣衣夜过咸阳楼。

清谈玉帐羌戎羞,羽林超距閒貔貅。

单车弭节浉岸游,世间万事公无求。

兹辰歌舞良燕休,满堂宾客来曹刘。

再拜酌酒交献酬,文彩照耀珊瑚钩。

愿公寿考踰山丘,以八千岁为春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鸿濛歌》是宋代诗人毕仲游所作,其内容充满了对理想政治和高尚人格的赞美与向往。

开篇“山川鸿濛火未流,祝融羽卫行九州”,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山川在混沌中尚未形成,祝融(传说中的火神)及其羽卫巡行于大地,象征着一种原始而充满活力的状态。接着,“南方有气缠斗牛,乃生之人宜公侯”则预示着南方将诞生出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人物,暗示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对人才的期待。

“谏书十上辞不留,绣衣夜过咸阳楼”描述了主人公多次进谏却未被采纳,夜晚独自经过咸阳楼的情景,体现了其坚持正义、不畏权势的精神。接下来,“清谈玉帐羌戎羞,羽林超距閒貔貅”通过对比,赞扬了主人公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即使面对外敌也能从容应对,展现出其非凡的军事智慧和勇气。

“单车弭节浉岸游,世间万事公无求”则描绘了主人公远离尘嚣,游历山水,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表达了其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最后,“兹辰歌舞良燕休,满堂宾客来曹刘。再拜酌酒交献酬,文彩照耀珊瑚钩。愿公寿考踰山丘,以八千岁为春秋”部分,通过宴会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与宾客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长寿和美好生活的祝愿,体现了其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重视。

整体而言,《鸿濛歌》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理想政治和高尚人格的追求,也蕴含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266)

毕仲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海内

海内儒生十七万,日诵诗书头白半。

中有成名当路人,却视诗书犹弊券。

犹弊券,可奈何。

劝君收泪莫零落,古往今来此辈多。

形式: 古风

古冢行

朝行古冢东,暮行古冢西。

冢中古人骨已朽,冢外游子今何之。

朝食古道南,暮食古道北。

道傍古迹不可见,道上行人常役役。

古人居今人必爱,今有古人人不识。

面前和好儿女颜,背后往往张弓射。

拂衣归去非不会,无宅无田归未得。

长靴短笏随众人,敛首低颜为俗客。

深居晏坐尚恐喧,平路缓行犹恐蹶。

口中有声未尝吐,咽入喉咙化为血。

君不见谷口郑子真,又不见蜀中扬子云。

子真老死耕岩石,子云嗜酒惟醺醺。

丈夫穷达皆有命,万事得失非由人。

街头沽贩味虽薄,犹可赊来倾入唇。

形式: 古风

提葫芦行

提葫芦,竹丛里鸣。昔尝见人学,今乃闻尔声。

草深山远径路狭,春尽日长花竹明。

往来行人竟何事,足茧縢穿千里行。

离家去国已牢落,况复饥渴贪前程。

是时闻尔劝沽酒,下马解带留长亭。

形式: 古风

花溪四松

君不见吾植四松树,多植六松非溢数。

高织筠笼避猛风,频挑壤穴防根蠹。

直干清音已可怜,短长尺寸诗可传。

草堂旧客今安在,锦里花溪四百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