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李生

蘋小蒲叶短,南湖春水生。

子近湖边住,静境称高情。

我为郡司马,散拙无所营。

使君知性野,衙退任闲行。

行携小榼出,逢花辄独倾。

半酣到子舍,下马扣柴荆。

何以引我步,绕篱竹万茎。

何以醒我酒,吴音吟一声。

须臾进野饭,饭稻茹芹英。

白瓯青竹箸,俭洁无膻腥。

欲去复裴回,夕鸦已飞鸣。

何当重游此,待君湖水平。

形式: 古风

翻译

小小的蘋草叶子短小,南湖的春水开始涌动。
你住在湖边,宁静的环境与你的高尚情怀相得益彰。
我身为郡司马,散漫愚拙无所作为。
太守了解我的性情自由,退衙后便任我随意行走。
出行时带着小酒壶,遇见花开就独自畅饮。
微醺后来到你的住所,下马敲响柴门。
什么引我步入你的庭院,是那环绕篱笆的万竿翠竹。
什么能醒我的酒,是那吴地方言的吟唱。
片刻间享用简单的野餐,米饭伴着芹菜的清香。
白色的瓷碗,青竹的筷子,简朴洁净没有腥膻。
想要离开却又徘徊,傍晚的乌鸦已经飞翔鸣叫。
何时能再次来这里游玩,等待湖水平静时与你重逢。

注释

蘋:一种水生植物,常指初生的小草。
蒲叶:菖蒲的叶子,常用于装饰或药用。
南湖:地理位置,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所居住的湖。
子:对人的尊称,此处指诗人的朋友。
静境:宁静的环境。
郡司马:古代官职,掌管军事。
散拙:形容人散漫且不善经营事务。
衙退:退衙,指下班或结束公务。
闲行:悠闲的散步。
小榼:小酒壶。
柴荆:柴门,指贫寒人家的门。
竹万茎:形容竹子繁多。
吴音:吴地方言,指江南一带的语言。
茹芹英:吃芹菜的嫩芽,象征简单的生活。
白瓯:白色的瓷杯。
青竹箸:用青竹制成的筷子。
膻腥:羊肉或鱼肉的腥味,这里指肉类食物。
裴回:徘徊,犹豫不决。
夕鸦:傍晚的乌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郊野图景,诗人以一种闲适自在的心态,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开篇“蘋小蒲叶短,南湖春水生”立即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转换时刻,湖水开始苏醒,万物复苏。

诗人通过“子近湖边住,静境称高情”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环境的向往和赞美,这里的“子”应指李生,即诗中提到的友人。诗人以郡司马的身份,却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不求功名的态度,“我为郡司马,散拙无所营”。

接下来的“使君知性野,衙退任闲行”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个性和生活追求,他愿意退出尘嚣,追随内心的本真。诗人在春日外出时,携带小榼(一种古代饮酒器具),遇花便独自倾倒,此处展现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半酣到子舍,下马扣柴荆”则写出了诗人在朋友家中饮酒的温馨场景。紧接着,“何以引我步,绕篱竹万茎”、“何以醒我酒,吴音吟一声”表达了对友情和音乐美妙感受的赞叹。

“须臾进野饭,饭稻茹芹英”写出了简单而纯朴的农家饮食,“白瓯青竹箸,俭洁无膻腥”则是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肯定和欣赏。

最后,“欲去复裴回,夕鸦已飞鸣”表达了诗人不舍昼夜之别的依恋,而“何当重游此,待君湖水平”则是一种期待与友人再次共享这美好时光的心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过昭君村

灵珠产无种,彩云出无根。

亦如彼姝子,生此遐陋村。

至丽物难掩,遽选入君门。

独美众所嫉,终弃出塞垣。

唯此希代色,岂无一顾恩。

事排势须去,不得由至尊。

白黑既可变,丹青何足论。

竟埋代北骨,不返巴东魂。

惨澹晚云水,依稀旧乡园。

妍姿化已久,但有村名存。

村中有遗老,指点为我言。

不敢往者戒,恐贻来者冤。

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过骆山人野居小池

茅覆环堵亭,泉添方丈沼。

红芳照水荷,白颈观鱼鸟。

拳石苔苍翠,尺波烟杳渺。

但问有意无,勿论池大小。

门前车马路,奔走无昏晓。

名利驱人心,贤愚同扰扰。

善哉骆处士,安置身心了。

何乃独多君,丘园居者少。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过高将军墓

原上新坟委一身,城中旧宅有何人。

妓堂宾阁无归日,野草山花又欲春。

门客空将感恩泪,白杨风里一沾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过紫霞兰若

我爱此山头,及此三登历。

紫霞旧精舍,寥落空泉石。

朝市日喧隘,云林长悄寂。

犹存住寺僧,肯有归山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