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昭君村

灵珠产无种,彩云出无根。

亦如彼姝子,生此遐陋村。

至丽物难掩,遽选入君门。

独美众所嫉,终弃出塞垣。

唯此希代色,岂无一顾恩。

事排势须去,不得由至尊。

白黑既可变,丹青何足论。

竟埋代北骨,不返巴东魂。

惨澹晚云水,依稀旧乡园。

妍姿化已久,但有村名存。

村中有遗老,指点为我言。

不敢往者戒,恐贻来者冤。

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明珠并非出自某种物种,彩云也不是从根部生出。
就像那位美丽的女子,出生在这遥远简陋的村庄。
无比的美丽无法掩盖,很快被选入皇宫之中。
独自的美貌引起众人的嫉妒,最终被抛弃到边塞之地。
如此世间罕见的容颜,难道没有得到过一次眷顾的恩宠?
事情被权势所驱使,不能由皇帝亲自决定。
黑白可以颠倒,谈何评价她的容颜。
最终埋骨在北方边境,不再返回故乡的灵魂。
傍晚的云水显得凄凉,隐约可见过去的家园。
美丽的姿态已随时间流逝,只留下村庄的名字存留。
村中还有年老的人,指点着向我诉说。
他们告诫不敢靠近,怕给后来的人带来冤屈。
直到现在,村里的女子脸上,仍有烧灼的疤痕作为纪念。

注释

灵珠:比喻珍贵的人或物。
彩云:象征美好的事物。
姝子:美丽的女子。
遐陋村:偏远破败的村庄。
君门:皇宫,君主的居所。
一顾恩:帝王的一次眷顾。
至尊:指皇帝。
代北:古代对北方边地的泛称。
巴东:古代地名,这里指故乡。
惨澹:凄凉,暗淡。
妍姿:美丽的姿态。
遗老:年老经历过往事的人。
戒:告诫,警告。
瘢痕:伤疤,这里指烧伤的痕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悲剧命运。她如同无根的彩云,无种的灵珠,出生在偏远的小村。她的美貌难以隐藏,最终被选入贵族之家。但是,她的美貌也引来了嫉妒,最终她被弃之如敝履,送往边塞。诗中提到“唯此希代色,岂无一顾恩”,表达了对这位女子命运的惋惜和不解。

诗人通过“事排势须去,不得由至尊”一句,暗示了她被迫离开的无奈。接着,“白黑既可变,丹青何足论”则是说颜色可以改变,但对于这位女子的美丽已不足道。她的生命最终在边塞中结束,灵魂也不曾归来。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故乡的怀念和现实的反差。“惨澹晚云水,依稀旧乡园”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无尽思念。即便美貌已成往事,只剩下村名作为记忆。诗中还提到“村中有遗老,指点为我言”,显示了诗人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和感受。

最后,“不敢往者戒,恐贻来者冤”表达了对过去的警示和对未来的担忧。而“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则是现实与美好的强烈对比,显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情摧毁。

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女子悲剧命运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和女性境遇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过骆山人野居小池

茅覆环堵亭,泉添方丈沼。

红芳照水荷,白颈观鱼鸟。

拳石苔苍翠,尺波烟杳渺。

但问有意无,勿论池大小。

门前车马路,奔走无昏晓。

名利驱人心,贤愚同扰扰。

善哉骆处士,安置身心了。

何乃独多君,丘园居者少。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过高将军墓

原上新坟委一身,城中旧宅有何人。

妓堂宾阁无归日,野草山花又欲春。

门客空将感恩泪,白杨风里一沾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过紫霞兰若

我爱此山头,及此三登历。

紫霞旧精舍,寥落空泉石。

朝市日喧隘,云林长悄寂。

犹存住寺僧,肯有归山客。

形式: 古风

过敷水

垂鞭欲渡罗敷水,处分鸣驺且缓驱。

秦氏双蛾久冥漠,苏台五马尚踟蹰。

村童店女仰头笑,今日使君真是愚。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