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州七绝(其四)观鱼台

欲将同异较锱铢,肝胆犹能楚越如。

若信万殊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翻译

想要比较万物的差别细微之处
即使肝胆相照,情感上仍像楚与越般遥远

注释

欲将:想要。
同异:相同和不同。
较:比较。
锱铢:极小的差别,比喻极其细微。
肝胆:比喻真诚的心。
犹能:仍然能够。
楚越:古代两个邻近但有隔阂的地区,这里比喻距离遥远或情感隔阂。
若信:如果相信。
万殊:万物各不相同。
归一理:统一的道理或原则。
子今:你现在。
知我:理解我。
我知鱼:我知道鱼的感受(比喻对方能理解我的感受)。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所作,名为《濠州七绝·其四·观鱼台》。诗中融入了哲理和幽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宇宙以及万物本质的深刻洞察。

首句“欲将同异较锱铢”探讨的是相似与差异之间微妙的界限,即便是细小如锱铢(古代重量单位,极为轻微),也能感受到区别。其意在于表达对世间万物之不同和相同的思考。

接着“肝胆犹能楚越如”则是在说即使是最亲密无间的关系,如同肝胆之间,也可能存在着楚国与越国那样的差异。这里楚越指的是古代两种不同的文化、习俗,象征深层次的不同。

第三句“若信万殊归一理”表达了苏轼对于宇宙万物终将回归到一个根本规律或道理的信念,即无论多么众多、纷繁复杂的事物,最终都可以追溯到同一个本源。

最后,“子今知我我知鱼”则是一种禅机,暗示了主客之分的消除。在这里,“子”可能指的是和苏轼对话的人,而“我知鱼”则是说作者自己能理解鱼的世界。这句话借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了一种超越自我、达到与自然万物合一的境界。整首诗展示了苏轼哲学思考的深度以及他对人生、宇宙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濠州七绝(其五)虞姬墓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黄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濠州七绝(其六)四望亭

颓垣破础没柴荆,故老犹言短李亭。

敢请使君重起废,落霞孤鹜换新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濠州七绝(其七)浮山洞

人言洞府是鳌宫,升降随波与海通。

共坐船中那得见,乾坤浮水水浮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泗州僧伽塔

我昔南行舟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

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旂脚转。

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

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

今我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

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