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树

老树无枝叶,风霜不复侵。

腹穿人可过,皮剥蚁还寻。

寄托惟朝菌,依投绝暮禽。

犹堪持改火,未肯但空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老树已经没有了枝叶,不再遭受风霜的侵袭。
树干中空,人可以穿过,蚂蚁还在寻找剥落的树皮。
寄生者如同朝菌短暂生存,没有归宿就像傍晚的飞鸟。
它还能用来点燃新火,不愿只是空有躯壳。

注释

老树:形容年老或枯萎的树。
侵:侵袭,侵害。
腹穿:树干中空。
蚁还寻:蚂蚁仍在寻找食物。
朝菌:朝生暮死的小菌类生物。
暮禽:傍晚的鸟,比喻没有固定栖息地的人。
改火:古代习俗,每年春天更换新火种。
空心:指树干内部空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老树的凄凉景象,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力和坚持精神的赞美。

“老树无枝叶,风霜不复侵。” 这两句直接描写了老树的枯萎状态,它已经没有了枝叶,即使是风霜也不再能够伤害它。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刻画,也反映出一种坚韧不拔、不受外界影响的精神象征。

“腹穿人可过,皮剥蚁还寻。” 老树空心,可以让人通过,而即便其皮被剥去,蚂蚁依然在其上寻找庇护之地。这两句诗强调了老树虽然外表枯萎,但内在的空间仍旧能够提供给别人的避难所,它代表了一种慈悲和包容。

“寄托惟朝菌,依投绝暮禽。” 朝菌即指早晨生长的菌类,而暮禽则是晚上出现的小动物。这两句诗表达了老树对生命的接纳,无论是短暂如朝露般迅速凋谢的生命还是即将结束旅程的晚年生物,老树都给予它们栖息之所。

“犹堪持改火,未肯但空心。” 即便如此,老树依旧能够被用于取火,虽然其内空虚,但并非完全没有用处。这两句诗展示了老树的坚韧和实用,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也不愿意只是徒有其表。

整首诗通过对枯树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坚持到最后的生存态度。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独钓四首(其一)

侯家林馆胜,偶入得垂竿。

曲树行藤角,平池散芡盘。

羽沈知食驶,缗细觉牵难。

聊取夸儿女,榆条系从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独钓四首(其二)

一径向池斜,池塘野草花。

雨多添柳耳,水长减蒲芽。

坐厌亲刑柄,偷来傍钓车。

太平公事少,吏隐讵相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独钓四首(其三)

独往南塘上,秋晨景气醒。

露排四岸草,风约半池萍。

鸟下见人寂,鱼来闻饵馨。

所嗟无可召,不得倒吾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独钓四首(其四)

秋半百物变,溪鱼去不来。

风能坼芡觜,露亦染梨腮。

远岫重叠出,寒花散乱开。

所期终莫至,日暮与谁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