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其五十三)

云林最幽栖,傍涧枕月溪。

松拂盘陀石,甘泉涌凄凄。

静坐偏佳丽,虚岩曚雾迷。怡然居憩地,日。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幽深的山林风光。"云林最幽栖,傍涧枕月溪"表达了诗人居住在一片被云雾缭绕的森林之中,旁边是潺潺流淌的小溪,可以枕着清澈的溪水而眠。这里的环境既幽静又美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松拂盘陀石,甘泉涌凄凄"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片山林中的景象。古老的松树与巨大的岩石相依,清甜甘美的泉水从石缝中流出,声音清脆而又带有一丝凉意。

接下来的"静坐偏佳丽,虚岩曚雾迷"表明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宁静的座位,这个地方更加美丽。"虚岩"可能指的是空旷的洞穴或是山谷,而这里被雾气所笼罩,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最后一句"怡然居憩地,日"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心满意足,悠然自得,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又快乐。这里的"憩"字有悠闲、安适之意,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高度赞美。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触,将诗人隐居山林中的情怀和对大自然美景的感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收录诗词(56)

拾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其五十四)

可笑是林泉,数里少人烟。

云从岩嶂起,瀑布水潺潺。

猿啼唱道曲,虎啸出人间。

松风清飒飒,鸟语声关关。

独步绕石涧,孤陟上峰峦。

时坐盘陀石,偃仰攀萝沿。

遥望城隍处,惟闻闹喧喧。

形式: 古风

颂(其一)

无瞋是持戒,心净即出家。

我性与汝合,一切法无差。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颂(其二)

东阳海水清,水清复见底。

灵源流法泉,斫水刀而痕。

我见顽愚士,灯心拄须弥。

寸樵煮大海,足抹大地石。

蒸沙成饭无,磨砖将为镜。

说食终不饱,直须著力行。

恢恢大丈夫,堂堂六尺土。

枉死埋冢下,可惜孤标物。

形式: 偈颂

歌罢玉楼月,舞残金缕衣。

匀钿收迸节,敛黛别重闱。

网断蛛犹织,梁春燕不归。

那堪回首处,江步野棠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