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朱丝闻岱谷,铄质本多端。
半月分弦出,丛花拂面安。
将军曾制曲,司马屡陪观。
本是胡中乐,希君马上弹。
此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或演奏场景,通过对细节的精美描述展示了当时的奢华与文化氛围。"朱丝闻岱谷"一句,以岱山之声传来,可见朱弦琵琶的音色悠扬、穿透力强,似乎能在深谷中回响。"铄质本多端"则形容琵琶的材质精良,外观上显得端庄而不失华丽。
"半月分弦出"描绘了乐师演奏时手法轻巧,每一弦都像初升的半月般优美地跃然纸上。"丛花拂面安"或许是对乐器装饰的描述,亦或是在形容演奏者的衣袖在舞动中拂过脸庞,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
接下来的"将军曾制曲,司马屡陪观"则透露出这场音乐会的重要性和隆重性。将军与司马这样的高官亲自参与创作或是欣赏,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荣誉,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李峤对于这种文化盛事的赞美。
最后两句"本是胡中乐,希君马上弹"显示了对西域音乐(胡中乐)的向往和尊重。诗人希望这位将军能即兴在马背上演奏,既是一种对音乐技艺的挑战,也是在展示一种英武与自由的生活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宴会文化的繁华,更透露出作者对于边疆文化的向往和融合。通过琵琶这一中西文化交汇的乐器,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地域与民族的艺术追求。
不详
唐代诗人。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蒙恬芳轨设,游楚妙弹开。
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
钿装模六律,柱列配三才。
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
屣步寻芳草,忘忧自结丛。
黄英开养性,绿叶正依笼。
色湛仙人露,香传少女风。
还依北堂下,曹植动文雄。
布义孙卿子,登高楚屈平。
铜台初下笔,乐观正飞缨。
乍有凌云势,时闻掷地声。
造端长体物,无复大夫名。
铜驼分巩洛,剑阁低临邛。
紫徼三千里,青楼十二重。
玉关尘似雪,金穴马如龙。
今日中衢上,尧尊更可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