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其十一)

城南风穴近山坳,一片涛声万木梢。

相约春来牢盖屋,夜深时卷数重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肴]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乌鲁木齐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与生活场景。首句“城南风穴近山坳”,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乌鲁木齐城南的地理环境,风穴靠近山脚,暗示着这里多风且地形复杂,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接着,“一片涛声万木梢”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风吹过树梢的声音比作涛声,形象地描绘出风在树梢间穿梭、呼啸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感和音响效果,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风声,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相约春来牢盖屋,夜深时卷数重茅。”这两句则转向了生活场景的描写,通过“相约春来牢盖屋”的约定,展现了当地居民对安居乐业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夜深时卷数重茅”则描绘了夜晚时分,人们可能因为某种原因需要临时搭建或移动住处的情景,既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也反映了人们适应环境、灵活应对的生活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乌鲁木齐地区的自然景观,还融入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气息,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184)

纪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春帆,晚号石云。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 字:晓岚
  • 籍贯:道号观弈道
  • 生卒年:1724年6月-- 1805年2月

相关古诗词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其十二)

良田易得水难求,水到深秋却漫流。

我欲开渠建官闸,人言沙堰不能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其十三)

银瓶随意汲寒浆,凿井家家近户旁。

只恨青春二三月,却携素绠上河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其十四)

秋禾春麦陇相连,绿到晶河路几千。

三十四屯如绣错,何劳转粟上青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其十五)

白道飞流似建瓴,陡陀不碍浪花鸣。

游人未到萧关外,谁信山泉解倒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