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德盛诸杨族,贤宜伯父家。
周姜职蘋藻,歜母事桑麻。
大邑移封近,阴堂去日赊。
空馀镜奁在,时出旧笄珈。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他的伯母杨氏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亡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中首先赞美了杨氏家族的美德和她的贤良,将她比作周朝姜太公的职责在于管理祭祀中的蘋藻,暗示其在家中的重要地位和品德高尚。接着提到杨氏操持家务,勤劳如歜母(古代孝女),种植桑麻,体现了她的辛劳和贤惠。
诗人还提及杨氏曾居住的大邑因她的封赏而变得亲近,但随着她的离世,那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阴堂(指家庭)显得格外寂静,暗示了家人的悲痛。最后,诗人以家中留存的镜奁和旧笄珈(饰品)作为物证,寄托对逝者的思念,这些日常用品见证了杨氏生前的点滴。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描绘杨氏的一生,展现了她的贤德与家庭的温馨,表达了对亡者的哀思和敬仰。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宦游非不遂,流落自粗疏。
宗党半天末,存亡惊素书。
佳城东岭外,茂木故阡馀。
遥想千车送,临江涕满裾。
家风足图史,妇德俨蘋蘩。
汤沐从夫宠,冠衣席弟恩。
克家传众子,有后庆多孙。
追养心何极,增封礼尚存。
约己心全小,宽民德有馀。
外家恩泽少,先后礼容虚。
原庙因前室,中朝避册书。
功名不胜纪,四谥叹犹疏。
内治隆三世,尊临极九年。
神孙克负荷,大业付安全。
有道华夷靖,无心怨恶悛。
和熹盛东汉,从此不称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