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常山绝顶广丽亭

西望穆陵关,东望琅邪台。

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飞埃。

相将叫虞舜,遂欲归蓬莱。

嗟我二三子,狂饮亦荒哉。

红裙欲仙去,长笛有馀哀。

清歌入云霄,妙舞纤腰回。

自从有此山,白石封苍苔。

何尝有此乐,将去复徘徊。

人生如朝露,白发日夜催。

弃置当何言,万劫终飞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登常山绝顶广丽亭》。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西望穆陵关,东望琅邪台。”开篇即以宏伟的视野展现了诗人的胸襟,穆陵关与琅邪台构成了壮阔的画面。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飞埃,则是对远处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相将叫虞舜,遂欲归蓬莱。”这里借古代圣君虞舜之名,表达了诗人想要逃离凡尘、追求仙界自由之情。"嗟我二三子,狂饮亦荒哉。”则是在感慨人生短暂,同时自嘲自己的放纵不羁。

“红裙欲仙去,长笛有馀哀。”这一句描绘了一幅仙女离去的画面,其中的"红裙"与"长笛"都给人一种飘逸脱俗之感。"清歌入云霄,妙舞纤腰回。”则是对仙境生活的一种想象,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世的向往。

“自从有此山,白石封苍苔。”这里的"此山"指的是常山绝顶,而"白石封苍苔"则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描绘。"何尝有此乐,将去复徘徊。”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份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不愿离去的复杂情感。

“人生如朝露,白发日夜催。”这一句是对人生短暂的一种感慨,通过"朝露"和"白发"来比喻生命易逝。"弃置当何言,万劫终飞灰。”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的看破与超脱,认为纷争与执着都是徒劳,最终都会化为尘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苏轼深邃的思想情感以及他对于生命意义的独到理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薄薄酒二首,并引(其一)

薄薄酒,胜茶汤。粗粗布,胜无裳。丑妻恶妾胜空房。

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

珠襦玉柙万人祖送归北邙,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

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

夷齐、盗蹠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两都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薄薄酒二首,并引(其二)

薄薄酒,饮两钟。粗粗布,著两重。

美恶虽异醉暖同,丑妻恶妾寿乃公。

隐居求志义之从,本不计较东华尘土北窗风。

百年虽长要有终,富死未必输生穷。

但恐珠玉留君容,千载不朽遭樊崇。

文章自足欺盲聋,谁使一朝富贵面发红。

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形式: 古风

同年王中甫挽词

先帝亲收十五人,四方争看击鹏鹍。

如君事业真堪用,顾我衰迟不足论。

出处升沉十年后,死生契阔几人存。

他时京口寻遗迹,宿草犹应有泪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七月五日二首(其一)

避谤诗寻医,畏病酒入务。

萧条北窗下,长日谁与度。

今年苦炎热,草木困薰煮。

况我早衰人,幽居气如缕。

秋来有佳兴,秫稻已含露。

还复此微吟,往和糟床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