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酒二首,并引(其一)

薄薄酒,胜茶汤。粗粗布,胜无裳。丑妻恶妾胜空房。

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

珠襦玉柙万人祖送归北邙,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

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

夷齐、盗蹠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两都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哲学家苏轼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往往胜过奢侈华丽的东西。薄薄的酒胜过茶汤,粗糙的布匹胜过没有衣物,丑陋的妻妾也好过空无一人的房室。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对于生活中的基本需求,我们应该持有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

诗中“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描绘了一个宁愿在炎热的夏季酣睡以避免寒冷夜晚等待天明的情景。这里的“五更”指的是夜晚最深沉的时刻,需要等到凌晨露水凝结成霜时分,而“三伏”则是指一年中最热的三个十日。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宁愿在夏季炎热中安然入睡,也不愿意在寒冷的夜晚中无法入睡的无奈。

接着,“珠襦玉柙万人祖送归北邙,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则描绘了一种宁愿简单生活,不愿意有华丽却繁复的送别场景。这里的“珠襦玉柙”指的是富贵之人的奢侈衣饰,而“万人祖送归北邓”则是形容豪门巨族中人们为送行而聚集的热闹场面;“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则是一种简单生活中的宁静自得。

最后,“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夷齐、盗蹠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两都忘。”诗人表达了对过眼云烟的历史人物及事件的看法,以及对于生命短暂和追求当下快乐的哲学思考。这几句通过强调生前富贵与死后文章的虚无,警示人们不要被世间的繁华所迷惑,而应珍惜现时,享受生活中的简单美好。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苏轼的人生哲学和文学风格,其对比手法的运用,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都值得我们深入体会。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薄薄酒二首,并引(其二)

薄薄酒,饮两钟。粗粗布,著两重。

美恶虽异醉暖同,丑妻恶妾寿乃公。

隐居求志义之从,本不计较东华尘土北窗风。

百年虽长要有终,富死未必输生穷。

但恐珠玉留君容,千载不朽遭樊崇。

文章自足欺盲聋,谁使一朝富贵面发红。

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形式: 古风

同年王中甫挽词

先帝亲收十五人,四方争看击鹏鹍。

如君事业真堪用,顾我衰迟不足论。

出处升沉十年后,死生契阔几人存。

他时京口寻遗迹,宿草犹应有泪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七月五日二首(其一)

避谤诗寻医,畏病酒入务。

萧条北窗下,长日谁与度。

今年苦炎热,草木困薰煮。

况我早衰人,幽居气如缕。

秋来有佳兴,秫稻已含露。

还复此微吟,往和糟床注。

形式: 古风

七月五日二首(其二)

何处觅新秋,萧然北台上。

秋来未云几,风日已清亮。

云间耸孤翠,林表浮远涨。

新枣渐堪剥,晚瓜犹可饷。

西风送落日,万窍含悽怆。

念当急行乐,白发不汝放。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