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山庙

遗庙宿阴阴,孤峰映绿林。

步随仙路远,意入道门深。

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

祗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古老的庙宇笼罩在阴郁的气氛中,孤零零的山峰倒映在翠绿的树林里。
跟随仙人的足迹渐行渐远,心灵沉浸在深深的道家世界。
山涧流水仿佛记录着岁月的流转,山间的云雾变换着古今的景象。
只听见风中的竹林里,似乎还回荡着凤凰笙的乐音。

注释

遗庙:古老的庙宇。
阴阴:阴郁的气氛。
孤峰:孤零零的山峰。
绿林:翠绿的树林。
仙路:仙人的足迹。
道门:道家的世界。
深:深深。
涧水:山涧流水。
流年月:记录岁月。
山云:山间的云雾。
古今:古今的景象。
风竹:风中的竹林。
凤笙:凤凰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古庙中宿夜的宁静与神秘景象。"遗庙宿阴阴,孤峰映绿林"两句通过对比衬托,设置了一个既荒凉又幽美的画面。"步随仙路远,意入道门深"则表达了诗人追求超凡脱俗、向往道家清净之境界的心境。

接下来的"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永恒。"祗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在静谧之中感受到的超凡乐章,凤笙音象征着高洁脱俗的艺术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以及在自然与文化之间寻找的心灵寄托。

收录诗词(16)

崔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署,唐朝状元、诗人。自幼失去双亲,可谓备尝人世艰难困苦。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科举考试中获得进士第一名,又在殿试中作《奉试明堂火珠》诗。唐玄宗看后大为赞赏,取为状元,官授河内县县尉。可惜,第二年,就病故了。死后只留下一女,名叫“星星”,世人皆以为“曙后一星孤”是谶语

  • 籍贯:宋州宋城县(今河南商丘)
  • 生卒年:?—739年

相关古诗词

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

东林气微白,寒鸟急高翔。

吾亦自兹去,北山归草堂。

仲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

萧萧过颍上,昽昽辨少阳。

川冰生积雪,野火出枯桑。

独往路难尽,穷阴人易伤。

伤此无衣客,如何蒙雪霜。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移止于集贤院叙怀见寄之作

典籍开书府,恩荣避鼎司。

郊丘资有事,斋戒守无为。

宿雾蒙琼树,馀香覆玉墀。

进经逢乙夜,展礼值明时。

勋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

年年佐尧舜,相与致雍熙。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

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

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

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

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

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

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山下晚晴

寥寥远天净,溪路何空濛。

斜光照疏雨,秋气生白虹。

云尽山色暝,萧条西北风。

故林归宿处,一叶下梧桐。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