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八首(其十八)

赵州曾探水,茱萸无一滴。

东觑西觑了,拄杖便靠壁。

沧海深处归,何人辨端的。

形式: 偈颂 押[锡]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慧方所作的《颂古三十八首》中的第十八首。诗人以赵州和尚探水的典故开篇,暗示了对事物本质的探寻。"赵州曾探水,茱萸无一滴",形象地描绘了赵州和尚在寻找答案时的专注与空灵,仿佛连茱萸(一种象征节日的植物)上的露珠也未曾沾染,寓意他的心境清静如水。

接下来的"东觑西觑了,拄杖便靠壁",描述了他观察思索之后的动作,看似寻常,实则寓含深意,表示他已经洞察一切,无需再四处追寻,只需静心依靠内心即可。最后两句"沧海深处归,何人辨端的",进一步强调了悟道后的超脱,如同回归大海深处,那里无人能分辨真理的边界,只有他自己明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禅宗故事和日常动作,传达出禅修者对于真理的追求和领悟,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收录诗词(80)

释慧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三十八首(其十三)

药山用处少人扶,堪笑云岩与道吾。

犹向荣枯生解会,岂知潘阆倒骑驴。

形式: 偈颂

颂古三十八首(其九)

挂拂亲遭喝,当下舌头脱。

把起便相呈,为君重提掇。

要知三日聋,大地如尘末。

形式: 偈颂 押[曷]韵

颂古三十八首(其四)

灵山用处许谁知,迦叶偷颜笑展眉。

动便最初先漏泄,儿孙扶取上玄机。

形式: 偈颂

颂古三十八首(其三十三)

东岭西岩路暗通,有谁曾见老乾峰。

云门把手虽同步,白云飞盖月含空。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