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桃文称辟恶,桑质表初生。
宛转雕鞬际,依稀半月明。
遥弯落雁影,虚引怯猿声。
徒切乌号思,攀龙遂不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从字面上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来描绘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
“桃文称辟恶,桑质表初生。”这两句通过对比桃树与桑树的不同特性,展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其中,“桃文”指的是桃花,“称辟恶”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桑质”则是桑树,“表初生”说明桑叶开始萌发。诗人通过这两种植物的不同生长状态,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
“宛转雕鞬际,依稀半月明。”这里描绘的是夜晚的景色。“宛转”形容弓的曲线美,“雕鞬”则是装饰精美的弓和箭筒。诗人用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而“依稀半月明”则让人联想到了夜空中那轮淡淡的月亮,给整个画面增添了梦幻般的光彩。
“遥弯落雁影,虚引怯猿声。”这两句诗继续描绘夜晚的宁静与孤寂。远处传来的是大雁飞过时留下的影子,而“虚引”则是对空中回荡着的猿啼(猴子的叫声)进行了一种模糊而又微妙的描绘。这种写法强化了夜晚的寂静感。
最后,“徒切乌号思,攀龙遂不成。”诗人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对远大志向难以实现的感慨。“徒切”意为徒劳无功,“乌号”是古代用来召集士兵的工具,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呼唤或者期待。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体会。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夜色氛围的细腻描绘,传递了一种既美好又带有淡淡哀愁的情感。
不详
唐代诗人。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奕奕彤闱下,煌煌紫禁隈。
阿房万户列,阊阖九重开。
疏广遗荣去,于公待驷来。
讵知金马侧,方朔有奇才。
天马本来东,嘶惊御史骢。
苍龙遥逐日,紫燕迥追风。
明月来鞍上,浮云落盖中。
得随穆天子,何假唐成公。
五日皆休沐,三泉独不归。
池台金阙是,尊酒玳筵非。
巷静游禽入,门闲过客稀。
唯馀昔年凤,尚绕故楼飞。
昔下天津馆,尝过帝子家。
夜倾金屋酒,春舞玉台花。
试马依红埒,吹箫弄紫霞。
谁言东郭路,翻枉北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