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袁使君西楼饯秦山人与昼同赴李侍御招三韵

秋风怨别情,江守上西城。

竹署寒流浅,琴窗宿雨晴。

治书招远意,知共楚狂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秋风吹拂着离别的愁绪,我站在江边的西城楼上凝望。
竹林环绕的官署旁,小溪流水浅浅,夜宿时的雨已经停歇,晴空万里。
我研读律法书籍以寄托对远方的思绪,深知自己如同楚国的狂士一般特立独行。

注释

秋风:秋季的风,常带凄凉之感,此处引申为引起愁绪的环境。
怨别情:因离别而产生的哀怨情绪。
江守:守卫江边的城市,此指江边的城楼。
西城:城市西侧的城墙或城楼。
竹署:竹林中的官署,古代官府周围多植竹,以显清雅。
寒流:此处指水流清冷,也可能暗示心情的清冷。
琴窗:装有琴或适宜弹琴的窗户,常用来形容文人雅士的居所。
宿雨:昨夜下的雨。
治书:研究、阅读法律书籍,也可理解为处理文书工作。
招远意:寄托、吸引着对远方的思念或理想。
知共:深知与...相同。
楚狂行:比喻行为狂放不羁,如同楚国的狂士,典故出自《论语》中提到的楚国隐士接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天别离的愁怨情怀。"秋风怨别情"表达了季节变换时对远行者依依不舍的情感,而"江守上西城"则写出了诗人立足于高处,眺望着遥远的西边城郭,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竹署寒流浅"与"琴窗宿雨晴"勾勒出一幅静谧幽深的景象,诗人在竹林环绕的寂寞居所里,感受到秋夜的凉意,而清晨的阳光透过琴窗,驱散了夜间的寒气和湿意。

"治书招远意"显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通过整理书籍来寄托自己的遥远情思。最后"知共楚狂行"则表达了一种与古代楚国诗人相通的心性,仿佛在那自由奔放的生活态度中找到了解脱。

整个意境给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飞翔之感,同时又不失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感悟。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奉酬袁使君送陆灞却回期道寺院

欲别湖上客,暮期西林还。

高歌风音表,放舟月色间。

更人莫报夜,禅阁本无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奉酬袁使君高春游鹡鸰峰兰若见怀

鹡鸰中峰近,高奇古人遗。

常欲乞此地,养松挂藤丝。

昨闻双旌出,一川花满时。

恨无翔云步,远赴关山期。

跻险与谁赏,折芳应自怡。

遥知忘归趣,喜得春景迟。

已见郢人唱,新题石门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奉酬颜使君真卿王员外圆宿寺兼送员外使回

鲁公邀省客,贫寺人过少。

锦帐惟野花,竹屏有窗筱。

朝行石色净,夜听泉声小。

释事情已高,依禅境无扰。

超遥长路首,怅望空林杪。

离思从此生,还将此心了。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姑苏行

古台不见秋草衰,却忆吴王全盛时。

千年月照秋草上,吴王在时几回望。

至今月出君不还,世人空对姑苏山。

山中精灵安可睹,辙迹人踪麋鹿聚。

婵娟西子倾国容,化作寒陵一堆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