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

摇艇候明发,花源弄晚春。

在山怀绮季,临汉忆荀陈。

上巳期三月,浮杯兴十旬。

坐歌空有待,行乐恨无邻。

日晚兰亭北,烟开曲水滨。

浴蚕逢姹女,采艾值幽人。

石壁堪题序,沙场好解绅。

群公望不至,虚掷此芳晨。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等待天明启程摇船,欣赏傍晚的春花之源。
身处山中怀念往昔,面对汉水想起荀陈的友谊。
上巳节期待在三月,乘舟游玩的兴致持续十日。
坐着唱歌只待无期,出行寻乐却遗憾无人相伴。
日暮时分来到兰亭北,烟雾中曲水边景色宜人。
沐浴蚕事遇见美丽女子,采艾草遇到隐逸之人。
石壁上适合题写诗篇,战场边适合解开衣带闲聊。
众公期待的人未到来,美好的清晨就这样虚度。

注释

摇艇:摇动小船。
明发:天亮出发。
花源:盛开的花丛。
晚春:春天的傍晚。
绮季:美好的时节。
荀陈:古人名,此处代表友情。
上巳:古代节日。
十旬:十天。
坐歌:坐着唱歌。
有待:等待。
行乐:出行寻乐。
无邻:没有同伴。
兰亭北:兰亭的北面。
曲水滨:弯曲的水边。
浴蚕:养蚕活动。
姹女:美女。
采艾:采摘艾草。
幽人:隐士。
题序:题写诗篇。
解绅:解开衣带。
群公:众位官员。
望不至:期待的人未到。
虚掷:白白浪费。
芳晨:美好的早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春日里独自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场景,同时也流露出对远方友人的怀念和期盼。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对人生快乐时光的珍惜。

首句“摇艇候明发,花源弄晚春”表达了诗人在清晨等待日出时分驾着小船,在盛开的花丛中尽情玩耍,享受着暮春的美好。接下来的“在山怀绮季,临汉忆荀陈”则是说诗人在山中思念远方的朋友,而荀陈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是一个人名,表达了对旧友的深情怀念。

接着,“上巳期三月,浮杯兴十旬”写出了诗人在一个特定的日子(上巳日)里邀请朋友们相聚饮酒,但实际上却只有自己一个人,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坐歌空有待,行乐恨无邻”则表达了诗人虽然独自享受着美好的时光,却又感到缺少了与友人的共度时光的欢乐。

后半部分,“日晚兰亭北,烟开曲水滨”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景象,太阳落山,兰花之下有轻烟飘逸,河岸旁边的小路呈现出一种柔和的美。紧接着,“浴蚕逢姹女,采艾值幽人”可能是指诗人在这种环境中遇到了洗澡的少女或是在田野间工作的人们,这些景象都让诗人的心情得以慰藉。

最后,“石壁堪题序,沙场好解绅”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好的自然和生活状态的赞赏。而“群公望不至,虚掷此芳晨”则是说尽管邀请了许多朋友,但他们都没有到来,诗人只能独自享受这一份美丽的清晨。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寂感,但更多的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与黄侍御北津泛舟

津无蛟龙患,日夕常安流。

本欲避骢马,何如同鹢舟。

岂伊今日幸,曾是昔年游。

莫奏琴中鹤,且随波上鸥。

堤缘九里郭,山面百城楼。

自顾躬耕者,才非管乐俦。

闻君荐草泽,从此泛沧洲。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久滞越中贻谢南池会稽贺少府

陈平无产业,尼父倦东西。

负郭昔云翳,问津今亦迷。

未能忘魏阙,空此滞秦稽。

两见夏云起,再闻春鸟啼。

怀仙梅福市,访旧若耶溪。

圣主贤为宝,君何隐遁栖。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书怀贻京邑同好

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

诗体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

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

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

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

卜筑因自然,檀溪不更穿。

园庐二友接,水竹数家连。

直与南山对,非关选地偏。

草堂时偃曝,兰枻日周旋。

外事情都远,中流性所便。

闲垂太公钓,兴发子猷船。

余亦幽栖者,经过窃慕焉。

梅花残腊月,柳色半春天。

鸟泊随阳雁,鱼藏缩项鳊。

停杯问山简,何似习池边。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