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别青山马踏尘,负才难觅作闲人。
莫言馆驿无公事,诗酒能消一半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嘏所作,名为《赠馆驿刘巡官》。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云别青山马踏尘”,这里描绘了远行者在青山间策马扬尘,别离之情溢于言表。诗人以此开篇,既映衬出旅途中的壮阔,也隐含着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负才难觅作闲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豪与不满。作为有才能之人,不愿屈身于平庸之辈,渴望能展现自己的才华,而这种才情却难以被世间所理解,只得隐匿自己,作一闲人。
“莫言馆驿无公事”,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官场生活的超脱态度。馆驿本是古代官吏往来传递文书的地方,但诗人却说“莫言”——不要说它没有公务,这里反映出诗人对于仕途生活的不屑一顾,似乎对那种忙碌无意义的公务持有某种讽刺态度。
“诗酒能消一半春”,最后这句话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与放纵。诗与酒,是古代文人常用以寄托情怀、调剂心绪的手段。而这里,“一半春”象征着生命的一部分,诗人通过诗歌和饮酒来消磨这短暂而美好的时光,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赵嘏对个人才华与志向的坚持,以及对世俗官场生涯的超脱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在古典文学中,诗酒往往是文人们表达情怀、抒写胸臆的手段,而在这首诗中,它们被赋予了更为深远的意义。
不详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贾生名迹忽无伦,十月长安看尽春。
顾我先鸣还自笑,空沾一第是何人。
滟滟横波思有馀,庾楼明月堕云初。
扬州寒食春风寺,看遍花枝尽不如。
一掷虽然未得卢,惊人不用绕床呼。
牢之坐被青云逼,祗问君能酷似无。
佳晨何处泛花游,丞相筵开水上头。
双影旆摇山雨霁,一声歌动寺云秋。
林光静带高城晚,湖色寒分半槛流。
共贺万家逢此节,可怜风物似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