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九日寄弋阳李少卿三首(其二)

功成不被利名牵,人慕高风迈谪仙。

松径昼开教鹤舞,桑林春老看蚕眠。

一生勋业三朝录,千古文章四海传。

愧我同心不同迹,弋山东望思悠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正月十九日寄弋阳李少卿三首(其二)》描绘了一位功成名就但超脱世俗的人物形象。首句“功成不被利名牵”,表达了主人公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他已无需世俗功名的束缚。接着,“人慕高风迈谪仙”赞美了他如仙人般的高尚品格,令人仰慕。

“松径昼开教鹤舞,桑林春老看蚕眠”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一步刻画了主人公的闲适与宁静,他在松林中让白鹤自由起舞,在桑树林里欣赏蚕儿安静地孵化,体现了他的闲情逸致和对自然的亲近。

“一生勋业三朝录,千古文章四海传”回顾了主人公一生的丰功伟绩,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而且文学成就也被后世广泛流传,这是对他卓越才能的肯定。

最后两句“愧我同心不同迹,弋山东望思悠然”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能像朋友那样过上相同生活方式的自嘲,同时也流露出对弋阳方向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这种悠然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一位隐逸高士的形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收录诗词(701)

韩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正月十九日寄弋阳李少卿三首(其三)

情绪游丝袅袅牵,错教人望似登仙。

关山道远何时歇,风雨衾寒到处眠。

乡梦却嫌鸡唤醒,客愁偏厌漏声传。

知君此夜浑无此,高拥青绫足宴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李少卿兄渔隐先生二首(其一)

高卧烟霞一布衣,平生踪迹似君稀。

邑门无事不曾到,乡社有情常醉归。

荷斧斫来林笋嫩,引泉灌得药苗肥。

山中修养年年好,焉得相从便息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赠李少卿兄渔隐先生二首(其二)

松花为食草为衣,养道延年过古稀。

留客必须春色去,登山常伴月明归。

偏怜野水群鸥好,不羡侯门驷马肥。

更喜追陪有难弟,晚年投老最知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同李少卿游龟峰寺次其韵二首(其一)

系却兰舟弋水滨,乱云堆里访山门。

年深古柏多仍在,春后残梅半不存。

燕尾溪流斜断岸,羊肠路绕曲通村。

徘徊更爱群峰好,一洗平生两目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