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修府学故事

文翁石室已千秋,世有兴衰化自流。

贤巂相望承学粹,朝廷繇此得人优。

太平典礼当传习,盛际文章正讲求。

师友琢磨期不勌,岷峨秀气与云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文翁的石室历经千年,世间兴衰自有其规律流淌。
各地贤才相继涌现,传承着优秀的学术传统,朝廷也因此人才济济。
在太平盛世,礼仪典章应继续传授,此时正是提倡文学艺术的好时机。
师长和朋友互相切磋,期望这种学习永不疲倦,岷山峨眉的秀美灵气仿佛与云共舞。

注释

文翁:指西汉时期成都太守文翁,他创办学校,对教育有重要贡献。
石室:文翁石室,古代成都的一所著名学府。
兴衰:社会的繁荣或衰落。
自流:自然地发展变化。
贤巂:泛指贤能的人才,巂是古代地名,今四川省凉山州一带。
承学粹:继承并发扬优秀的学术传统。
朝廷:古代中国的中央政府。
得人优:得到优秀的人才。
典礼:指国家或社会的重要仪式和规定。
传习:传授和学习。
盛际:盛世时期。
文章:这里指文学艺术。
师友:老师和朋友,泛指学术界人士。
琢磨:切磋学问,精益求精。
期不勌:期待永不厌倦。
岷峨:四川的岷山和峨眉山,象征地域的优秀文化。
云浮:形容秀气高远,如云般飘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绛所作的《复修府学故事》,通过对文翁石室的赞美,表达了对教育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重视。首句“文翁石室已千秋”追溯了古代教育的悠久历史,文翁是汉代蜀郡太守,以兴办学校而闻名,其遗迹历经千年仍存。接下来的“世有兴衰化自流”暗示了社会变迁中教育的重要性,它如同江河般流淌,随时代发展而不断。

“贤巂相望承学粹”赞扬了地方上贤能之人相继继承并发扬优良的学术传统,这为朝廷输送了优秀的人才。“朝廷繇此得人优”进一步强调了教育对于国家治理人才储备的关键作用。在“太平典礼当传习,盛际文章正讲求”两句中,诗人倡导在太平盛世应继续弘扬礼仪教化,同时鼓励文学艺术的发展。

最后,“师友琢磨期不勌,岷峨秀气与云浮”寄寓了对教育者和学子们的期望,希望他们如岷山、峨眉山的秀美之气一般,不断向上提升,追求卓越。整首诗以文翁石室为引,寓言深远,体现了诗人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才培养的殷切期盼。

收录诗词(13)

韩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

兑悦无如会友朋,况多吟咏思飞腾。

埙篪雅正无它间,孔翠光华不自胜。

好事僮儿歌已远,争传笺纸价还增。

群居岂弟吾儒行,邹鲁风流喜重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谒仙翁祠书山荪亭

玉井不可到,玉泉聊可寻。

马行穿乱石,人语入深林。

川迥沙明色,溪喧谷响音。

我来方六月,云榭一披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题琴台

车骑拥客安在哉,绮琴何事有遗台。

当时卒困临邛辱,异日宁知谕蜀才。

园令官閒多病后,茂陵书奏侈心开。

文章火燄留千古,陈迹犹存尚可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鸿庆寺

久旱雨初足,乐游春正深。

喧阗观士女,清旷入山林。

佛界云成宝,僧园地布金。

方塘探子石,高阁会宾簪。

沙水通溪白,松筠逐径阴。

纷华从满目,幽寂自虚心。

印组端为累,岩扃得暂寻。

晚风吹绿野,归骑已骎骎。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