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滑州画舫斋赠李公择学士

窗户重重向日明,船居气味此中生。

汀洲出没丛花短,波浪澄虚两岸平。

窜逐南来身未稳,安闲感物意犹惊。

前贤事迹君今似,不愧当年画舫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苏辙所作,名为《题滑州画舫斋赠李公择学士》。诗中描绘了画舫斋内独特的居住环境与窗外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对自身经历和前贤事迹的感慨。

首句“窗户重重向日明”,描绘了画舫斋内光线充足、明亮的景象,窗户层层叠叠,阳光洒入室内,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船居气味此中生”则点明了画舫斋作为水上居所的独特之处,暗示了其不同于陆地建筑的生活气息。

“汀洲出没丛花短,波浪澄虚两岸平”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窗外的自然风光。汀洲在波浪中时隐时现,丛花点缀其间,波光粼粼的水面与两岸平展的景色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水乡画卷。

“窜逐南来身未稳,安闲感物意犹惊”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南迁经历的不安与感慨。虽然身处安逸之地,但内心仍对过往的动荡生活感到惊悸,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最后,“前贤事迹君今似,不愧当年画舫名”一句,诗人将自己与前贤相比较,表达了对自身行为的自豪与认同,同时也对李公择学士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如同当年的画舫一样,具有高尚的品格与卓越的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画舫斋内外景致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自我反思,同时也蕴含着对友情与人格修养的赞美。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柳子玉谪官寿春舟过宛丘见寄二首(其二)

献酬不用辞升斗,曲直何劳问尺寻。

要路风波无限恶,谪居情味最能深。

交从锦水初无间,邻卜共山已有心。

草圣诗豪并神速,数因南雁惠佳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李简夫挽词二首(其二)

归隐淮阳市,遨游十六年。

养生能淡泊,爱客故留连。

倾盖知心晚,论诗卧病前。

葆光尘满榻,无复听谈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子瞻初到杭州见寄二绝(其二)

试尽风波万里身,到官山水却宜人。

君知晏子恩仍厚,还与从来旧卜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次韵子瞻望湖楼上五绝(其二)

眼看西湖不暂来,簿书无算拨还开。

三年屈指浑将尽,记取从今得几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