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阴中寨寒食

击柝声初绝,为鱼梦已残。

幽禽哢清晓,宿雨度馀寒。

爨火明千灶,风旗展一竿。

归心惭社燕,自叹此微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柝声刚消失,鱼儿的梦境已被惊醒。
清晨的鸟儿鸣叫,昨晚的余雨还带着凉意。
千家炊烟袅袅,一根风旗随风飘扬。
思归之心让我羞愧,如同燕子对社群的归属,感叹自己只是个小官。

注释

击柝:古代夜间报时或巡逻时敲打的木梆子。
绝:消失。
残:被打破或打断。
幽禽:深林中的鸟儿。
哢:鸟鸣。
清晓:清晨。
宿雨:昨夜的雨。
度:度过。
馀寒:残留的寒冷。
爨火:烧火做饭的烟火。
明:明亮。
千灶:形容众多炊烟。
风旗:在风中飘动的旗帜。
展:展开。
归心:思乡或归家的心愿。
惭:感到惭愧。
社燕:指燕子,因春季社日归来,故称。
微官:小官,自谦之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河阴中寨寒食》,描绘了寒食节清晨的景象。首句“击柝声初绝”以更鼓声的消失,暗示了夜色退去,黎明的到来。"为鱼梦已残"则写夜间梦境被寒食节的气氛打断,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接下来,“幽禽哢清晓”通过鸟儿在清晨的鸣叫,进一步渲染出清新的早晨。"宿雨度馀寒"则暗示昨夜可能下过雨,空气中还残留着微微的凉意。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季节转换中的自然之美。

“爨火明千灶”描绘了村庄炊烟袅袅,千家万户开始生火做饭的场景,富有生活气息。最后一句“归心惭社燕,自叹此微官”,诗人以社燕自比,表达了对自由飞翔的羡慕和对自己官职卑微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仕途失意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食节清晨的乡村景象,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体悟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河南张应之东斋

昔我居此时,凿池通竹圃。

池清少游鱼,林浅无栖羽。

至今寒窗风,静送枯荷雨。

雨歇吏人稀,知君独吟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泊昭亭山下得亭字

雪中峰午午,潭上树亭亭。

久作大梁客,贫留小阮醒。

滩愁江舸涩,祠信楚巫灵。

日暮渡头立,山歌不可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泊橛涧观渡

隔岸呼舟楫,临河立马牛。

解鞍沙上憩,沉网渚间收。

残日衔沙尾,孤帆落戍头。

莫愁暄作雨,晚水白烟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一夜添春雨,中衢长旧泥。

屐黏忧折齿,马滑畏颠蹄。

去啄从江鹤,相呼任竹鸡。

朝来放朝请,始与逸人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