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兴

楚血未乾衣,荆虹尚埋辉。

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楚地的鲜血还未干透,荆地的彩虹仍然隐藏着光芒。
对于美玉的痛苦胜过对自己的痛苦,怀抱未经雕琢的原石寻找归属。

注释

楚: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域名,这里指楚国。
血:指战争中的牺牲或悲剧。
荆虹:可能指荆楚之地的彩虹,象征希望或珍贵的事物。
埋辉:隐藏光辉,比喻被忽视或未被发掘。
痛玉:对美玉的珍视和对其命运的忧虑。
抱璞:怀抱未经雕琢的玉石,比喻保持原始状态。
求所归:寻找自己的位置或归宿。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深沉哀思和怀念的诗句,通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回忆来抒写自己的情感。"楚血未乾衣"指的是楚国的忠烈之士,鲜血尚未干涸在衣上,显示了他们英勇就义的情形。"荆虹尚埋辉"则是说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如同被埋没的宝剑一样,其光辉依旧存在。

接下来的"痛玉不痛身",以古代传说中的一段故事来比喻自己的心情。根据传说,楚王曾对着一块美玉痛哭,但他所痛的是失去的国家和人民,而非玉本身。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事物的深切怀念与哀伤。

最后"抱璞求所归"则是说诗人手握珍宝,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地。这里的"璞"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玉器,而"求所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段诗句充满了深切的怀旧情绪和对英雄事迹的缅怀之情。通过对过去历史事件的回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失去的美好时代和人物的无尽哀思,以及内心对于归宿的渴望。这不仅是对古代英烈的一种缅怀,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反映出诗人对于当前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过去的向往。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古离别二首(其二)

山川古今路,纵横无断绝。

来往天地间,人皆有离别。

行衣未束带,中肠已先结。

不用看镜中,自知生白发。

欲陈去留意,声向言前咽。

愁结填心胸,茫茫若为说。

荒郊烟莽苍,旷野风凄切。

处处得相随,人那不如月。

形式: 乐府曲辞

古怨别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古离别二首(其一)

松山云缭绕,萍路水分离。

云去有归日,水分无合时。

春芳役双眼,春色柔四支。

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古意

荡子守边戍,佳人莫相从。

去来年月多,苦愁改形容。

上山复下山,踏草成古踪。

徒言采蘼芜,十度一不逢。

鉴独是明月,识志唯寒松。

井桃始开花,一见悲万重。

人颜不再春,桃色有再浓。

捐气入空房,无憀乍从容。

启贴理针线,非独学裁缝。

手持未染綵,绣为白芙蓉。

芙蓉无染污,将以表心素。

欲寄未归人,当春无信去。

无信反增愁,愁心缘陇头。

愿君如陇水,冰镜水还流。

宛宛青丝线,纤纤白玉钩。

玉钩不亏缺,青丝无断绝。

回还胜双手,解尽心中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