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怨别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秋风萧瑟,满眼凄凉的季节,一双相濡以沫的夫妻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含怨辞别。
在这令人肝肠寸断的时刻,两人眼含热泪,面面相视,想要向对方说点什么,可尚未开口已是泣不成声。
心中早有千言万语,可是在此刻,因悲痛至极而无法诉说。
分别后天各一方,相思之情能与谁人说,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天涯两地共赏一轮明月,寄托无尽的相思愁苦。

注释

飒飒:形容秋风吹的声音。
相向:面对面。
气先咽:因为伤心,气塞声断讲不出话来。
心曲:心事。
唯所思:(分别后)只有互相思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离愁和哀怨之情。开篇“飒飒秋风生”立即营造出一个萧瑟的季节背景,秋风不仅带来了凉意,也吹拂了人们的心弦,使得那些愁绪和对过去怨恨的回忆更加鲜明。

诗人通过“愁人怨离别”表达了内心的沉重情感,这里的“怨”字意味着一种深层次的情感创伤,而非简单的不满或埋怨。紧接着,“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则描绘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动和语言的不足,想要倾诉却又被哽咽所阻。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复杂的心境。这里,“心曲”指的是那些盘旋于心中的情感纠葛,而“悲来却难说”则表明尽管内心充满了哀伤,但这些情感又难以言传。

最后,诗人通过“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将这种离愁推向高潮。这里的“唯所思”意味着除了思考过去的情感之外,别无他求。而“天涯共明月”则是一种美丽而又带有哀愁色彩的意象,用以表达即便是相隔千里,也能共赏同一轮明月,从而在心灵深处找到一种慰藉和安慰。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古离别二首(其一)

松山云缭绕,萍路水分离。

云去有归日,水分无合时。

春芳役双眼,春色柔四支。

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古意

荡子守边戍,佳人莫相从。

去来年月多,苦愁改形容。

上山复下山,踏草成古踪。

徒言采蘼芜,十度一不逢。

鉴独是明月,识志唯寒松。

井桃始开花,一见悲万重。

人颜不再春,桃色有再浓。

捐气入空房,无憀乍从容。

启贴理针线,非独学裁缝。

手持未染綵,绣为白芙蓉。

芙蓉无染污,将以表心素。

欲寄未归人,当春无信去。

无信反增愁,愁心缘陇头。

愿君如陇水,冰镜水还流。

宛宛青丝线,纤纤白玉钩。

玉钩不亏缺,青丝无断绝。

回还胜双手,解尽心中结。

形式: 古风

古意赠梁肃补阙

曲木忌日影,谗人畏贤明。

自然照烛间,不受邪佞轻。

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

金铅正同炉,愿分精与粗。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妾薄命

不惜十指弦,为君千万弹。

常恐新声至,坐使故声残。

弃置今日悲,即是昨日欢。

将新变故易,持故为新难。

青山有蘼芜,泪叶长不乾。

空令后代人,采掇幽思攒。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