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郊

行过青林径欲还,谁家茅屋在林间?

云初涌出半含雨,风渐吹开微露山。

世味尝来知懒贵,物华老尽觉秋闲。

天开胜境为诗敌,未许幽人稳闭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秋郊》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漫步于郊野之中的景象。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联“行过青林径欲还,谁家茅屋在林间?”描绘了诗人穿行于青翠的树林之中,似乎想要返回却又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远处隐约可见一户人家的茅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颔联“云初涌出半含雨,风渐吹开微露山。”通过动态的云雨和静态的山峦,展现了秋季特有的天气变化,云层逐渐聚集,预示着即将下雨,而轻风吹拂,使得山峰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

颈联“世味尝来知懒贵,物华老尽觉秋闲。”诗人通过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淡泊名利、享受自然之美的向往。经历了世态炎凉后,他更加珍视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宁静,认为这是真正的悠闲与富足。

尾联“天开胜境为诗敌,未许幽人稳闭关。”诗人将大自然视为灵感的源泉,认为它是自己创作诗歌的对手,激发了内心的激情与创造力。同时,他也表达了不愿轻易封闭自我,而是愿意继续探索自然、体验生活的心愿。

整体而言,《秋郊》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对菊

迂疏不办一身谋,鬓发空添四海忧。

画本流民今复见,诗家逃屋为谁留?

黄茅安得千间厦,白布空歌万里裘。

政有南风曲中意,可能独醉菊花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城楼待雨

雨入江楼势欲吞,雷轰何止语难闻。

未忧彼岸将为壑,只恐吾山尽化云。

风伯为谁能却敌,物华依旧叹如焚。

百年人事今如此,猛拍阑干怨夕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积雨

万象何为入杳冥,悬知物外自高明。

前年忧旱有今岁,半月闭门如一生。

捧日谩劳中夜梦,补天谁识寸心诚。

阴云政使高千丈,坐爱鱼头恐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海南鸟

越鸟群飞朔漠滨,气机千古见真纯。

纥干风景今如此,故国园林亦暮春。

精卫有情衔太华,杜鹃无血到天津。

声声解堕金铜泪,未信吴儿是木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