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楼待雨

雨入江楼势欲吞,雷轰何止语难闻。

未忧彼岸将为壑,只恐吾山尽化云。

风伯为谁能却敌,物华依旧叹如焚。

百年人事今如此,猛拍阑干怨夕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城楼待雨》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描绘了诗人站在城楼上,面对着即将来临的大雨,内心涌动的复杂情感。

首联“雨入江楼势欲吞,雷轰何止语难闻”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暴雨将至的景象,江楼似乎被雨水吞噬,雷声震耳欲聋,连话语都难以听见,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

颔联“未忧彼岸将为壑,只恐吾山尽化云”转而表达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忧虑。他并未担忧对岸是否会变成深渊,而是担心自己的山峦会化为云雾,隐喻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莫测。

颈联“风伯为谁能却敌,物华依旧叹如焚”中,“风伯”是古代神话中的风神,此处借指自然界的风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无奈与无力感。尽管万物依旧,但内心的痛苦如同烈火焚烧,难以平息。

尾联“百年人事今如此,猛拍阑干怨夕曛”总结了诗人的情感,感叹人生百态,如今面对这样的风雨,只能愤怒地拍打栏杆,对着夕阳的余晖发出怨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命运不公的不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挑战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有对命运不公的怨愤,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积雨

万象何为入杳冥,悬知物外自高明。

前年忧旱有今岁,半月闭门如一生。

捧日谩劳中夜梦,补天谁识寸心诚。

阴云政使高千丈,坐爱鱼头恐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海南鸟

越鸟群飞朔漠滨,气机千古见真纯。

纥干风景今如此,故国园林亦暮春。

精卫有情衔太华,杜鹃无血到天津。

声声解堕金铜泪,未信吴儿是木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白海青

扶馀玉爪旧曾闻,青鸟犹沾海气昏。

掌上风标有如此,眼中神骏更怜君。

平芜未洒头鹅血,春水谁开猎骑门?

过雁昏鸦莫回首,霜拳高兴在空云。

形式: 七言律诗

反垂柳短吟

偃蹇高松雪漫飞,最怜憔悴绿杨枝。

青丝曾识莺声软,黄叶俄惊马足迟。

有分只偷春色早,无心要结岁寒知。

不应再得东风力,更与行人管别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