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鸟

越鸟群飞朔漠滨,气机千古见真纯。

纥干风景今如此,故国园林亦暮春。

精卫有情衔太华,杜鹃无血到天津。

声声解堕金铜泪,未信吴儿是木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刘因的《海南鸟》,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海南鸟的生存状态与情感世界。

首句“越鸟群飞朔漠滨”,以“越鸟”比喻海南鸟,它们在北方的沙漠边缘飞翔,形象地展现了海南鸟远离故乡的孤独与漂泊之感。接着,“气机千古见真纯”,赞美海南鸟虽处异域,却依然保持着其本质的纯净与真实,寓意着无论环境如何变迁,本性不变。

“纥干风景今如此,故国园林亦暮春。”通过对比纥干(古代地名)的风景与海南鸟故乡的暮春景象,表达了对海南鸟故乡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这里的“暮春”既指季节的变化,也暗含着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精卫有情衔太华,杜鹃无血到天津。”运用典故,将精卫填海与杜鹃啼血的故事融入其中,象征着海南鸟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对自由的渴望。精卫与杜鹃虽为神话中的角色,但它们的执着与牺牲精神,与海南鸟形成了共鸣。

“声声解堕金铜泪,未信吴儿是木人。”最后两句,通过海南鸟的啼鸣,仿佛能听到它心中的悲痛与哀愁,如同金铜般沉重。这不仅表现了海南鸟的深情与哀怨,也暗示了诗人对其命运的同情与思考。同时,诗人以“未信吴儿是木人”收尾,强调了海南鸟并非无情之物,而是有着丰富情感的生命体,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认识。

整体而言,《海南鸟》通过对海南鸟生存状态的描绘与情感世界的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人性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白海青

扶馀玉爪旧曾闻,青鸟犹沾海气昏。

掌上风标有如此,眼中神骏更怜君。

平芜未洒头鹅血,春水谁开猎骑门?

过雁昏鸦莫回首,霜拳高兴在空云。

形式: 七言律诗

反垂柳短吟

偃蹇高松雪漫飞,最怜憔悴绿杨枝。

青丝曾识莺声软,黄叶俄惊马足迟。

有分只偷春色早,无心要结岁寒知。

不应再得东风力,更与行人管别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彦通

青刍白饭思悠然,灯火山亭暮雨前。

不意相思浑百里,直教一别动经年。

久甘分席樵夫下,敢望过门长者先。

自是烟霞爱招客,可无佳句助清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付阿山诵

十亩荒田不自耕,半空楼观几时成?

人因遇困方言命,我为求奇反丧名。

此去要知灯是火,向来空指雁为羹。

新诗铭在山童口,百过高歌告乃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