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梦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纸]韵

翻译

昨夜洞房里春风吹起,故友却还远隔湘江水。
短暂时分在春梦中于枕上,梦中已走遍江南数千里的路。

注释

洞房:指深邃的内室,常用来指代夫妻的卧室。
春风起:春天的风开始吹拂,象征事物的开端或情感的萌动。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远离的爱人或友人。
湘江水:湘江,中国的一条河流,这里泛指远方的水域,分离的障碍。
枕上:在床上,枕着枕头,常指休息或做梦的时刻。
片时:片刻,很短的时间。
春梦:春天的梦,常带有美好、短暂或虚幻的意味。
行尽:走遍,历经。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这里泛指风景秀丽的南方地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夜之中的情感流动和心灵旅程。"洞房昨夜春风起"一句,设定了一个温暖而又有些许孤独的夜晚场景,春风是生命力与活力的象征,它吹拂过空寂的洞房,似乎在唤醒某种情感。

"故人尚隔湘江水",这里的“故人”指的是诗人心中的旧友或恋人,"尚隔"表达了一种空间上的距离和心灵上的渴望。湘江水常常象征着南国的风光,也是离别的标志,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现实相连。

接下来的"枕上片时春梦中",诗人通过"枕上"二字,拉近了读者与诗句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得读者的情感也能随着诗人的叙述而起伏。"片时"表达了一种短暂的时间概念,而"春梦"则是对那一刻温柔感受的描绘。

最后,"行尽江南数千里"一句,以强烈的动态和广阔的空间感,将诗人的内心世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里的“行尽”意味着无尽的追寻与向往,而“江南”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理概念,既包含了自然美景,也承载着文化的记忆和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故人、湘江水以及春梦的描写,构建了一幅关于离别、追寻与无尽向往的情感画卷。诗人的情感如同那不停歇的春风和流动的湘江水,无始无终,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春遇南使贻赵知音

端居春心醉,襟背思树萱。

美人在南州,为尔歌北门。

北风吹烟物,戴胜鸣中园。

枯杨长新条,芳草滋旧根。

网丝结宝琴,尘埃被空樽。

适遇江海信,聊与南客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皤皤岷山老,抱琴鬓苍然。

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

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

石林何飕飗,忽在窗户间。

绕指弄呜咽,青丝激潺湲。

演漾怨楚云,虚徐韵秋烟。

疑兼阳台雨,似杂巫山猿。

幽引鬼神听,净令耳目便。

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

谁裁青桐枝,縆以朱丝弦。

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

知音难再逢,惜君方年老。

曲终月已落,惆怅东斋眠。

形式: 古风

秋夜闻笛

天门街西闻捣帛,一夜愁杀湘南客。

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吹夜笛。

形式: 古风

秋思

那知芳岁晚,坐见寒叶堕。

吾不如腐草,翻飞作萤火。

形式: 古风 押[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