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高即事

诗礼不忘它日问,文章未觉古人疏。

青云自致屠龙学,白首同归种树书。

绿叶青阴啼鸟下,游丝飞絮落花馀。

无因常得杯中物,愿作鸱夷载属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不忘将来要研读诗书礼仪,写作也不觉得古人疏漏。
追求学问如登青云,希望能学到屠龙之技,直到老去仍与种树读书为伴。
绿叶成荫鸟儿低鸣,游丝飞絮伴着落花,这是闲适的景色。
无法常常享受美酒,只愿像鸱夷袋装酒那样,随车而行,随时畅饮。

注释

诗礼:指古代的礼法和文学知识。
它日问:未来的求知之路。
文章:指文学创作。
古人疏:古人留下的不足之处。
青云:比喻高远的志向或地位。
屠龙学:比喻高深难学的技艺。
白首:指年老。
种树书:指隐居读书的生活。
绿叶青阴:形容树木繁茂、环境清幽。
啼鸟:鸟儿鸣叫。
游丝飞絮:春天的轻盈飘动的植物纤维。
落花:凋谢的花朵。
杯中物:指美酒。
鸱夷:古代一种皮囊,用来装酒。
载属车:随从车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子高即事》,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和对学问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首句“诗礼不忘它日问”,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即使忙碌也不忘向他人请教;“文章未觉古人疏”则表明他对文学造诣的追求,认为自己并未落后于古人。

“青云自致屠龙学,白首同归种树书”两句,诗人以“屠龙之技”比喻高深学问,表示自己终身致力于学术研究,即使到老也要像种树一样执着于读书。“绿叶青阴啼鸟下,游丝飞絮落花馀”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寓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鸟儿在枝头鸣叫,春光中飘落着花瓣,时光匆匆。

最后两句“无因常得杯中物,愿作鸱夷载属车”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常常品酒,但更希望如鸱夷袋那样,虽平凡却能承载人生的厚重,随波逐流,自在逍遥。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学问的热爱,又有对生活的哲思,体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瞻题无咎所得与可竹二首粥字韵戏嘲无咎人字韵咏竹(其二)

地下文夫子,风流绝此人。

能和晚烟色,幻出岁寒身。

马鬣松成拱,鹅溪墨尚新。

应怀斲泥手,去作主林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马荆州

六年绝域梦刀头,判得南还万事休。

谁谓石渠刘校尉,来依绛帐马荆州。

霜髭雪鬓共看镜,茱糁菊英同送秋。

他日江梅腊前破,还从天际望归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元日

会朝四海登图籍,绛阙清都想盛容。

春色已知回寸草,霜威从此霁寒松。

饮如嚼蜡初忘味,事与浮云去绝踪。

四十九年蘧伯玉,圣人门户见重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次韵元翁从王夔玉借书

为吏三年弄文墨,草莱心径失耕锄。

常思天下无双祖,得读人间未见书。

公子藏山真富有,小儒扪腹正空虚。

何时管钥入吾手,为理签题扑蠹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